欢迎访问文稿网!

植物化学研究中符号的应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植物化学研究中符号的应用

    

    野生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植物学科研中的重点项目,其化学成分及其结构式研究,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但目前大多作者撰写研究报告的符号格式混乱,造成了信息交流的困难。

    (1)新化合物采用IUPAC命名规则给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名,若有必要可再取一个得体的俗名。文中化合物第1次出现时若注有编号,下文均以编号代表。

    (2)每个化合物示出得率,如:化合物3(510mg;0.0031%)。结晶须指明所用溶剂,如:白色针晶(MeOH)。熔点的表示法,如:mp259~261℃。液体化合物的折射率表示法,如n22D1.653。

    (3)元素分析表示法,如:书籍化合物(Found:C,62.9;H,5.4.Calc.for C,62.9;H,5.3%)。新化合物(Found:C,62.9;H,5.4.requires:C,62.9;H,5.3%)。

    (4)比旋度的表示法:测定值°(所用溶剂;c指100mL溶剂里化合物的克数),如+32.2°(EtOH;c0.3210)。

    旋光色散谱(ORD)可用一系列不同波长下的[α]值或分子比旋[θ]值表示。

    园二色散谱(CD)可用分子椭率值如07—16113微分子色散吸收值如Δε253—1.02(MeOH;c0.164)表示。

    (5)NMR表示为1H NMR或13C NMR,须注明仪器的频率、溶剂及内标物。化学位移以δ值(对TMS)表示,注明峰形,如:单峰(s)、宽单峰(brs)、双峰(d)、双二重峰(dd)、复峰(m)等。NMR及1H NMR数须注明所对应的碳和氢的位置,采用IUPAC定位,标为C—1,C—2;H—1,H—2。

    例如::δ30.1(t,C—5),74.1(d,C—6),121.3d,C—3),144.2(s,C—4).1H NMR(100 MHz,CDCl3):δ0.681(3H,s,H—18),0.884(6H,d,J=6.0Hz,H—26 and H—27),0.901(3H,d,J=5.0Hz,H—21),4.342(1H,q,J6α,7α=4.5Hz,J6α,7β=2.0Hz,H—6),4.211(1H,m,=18.0Hz,H—3α)。

    (6)红外光谱表示法,如:1740,官能团的指定放在圆括号内,如:1740(>C=O)。若要标明吸收带的强度,则采用以下缩写符号:w(弱),m(中等),v(可变),s(强),vs(很强)。

    (7)紫外光谱表示法,如nm(1gε):203(4.17)。

    (8)质谱须注明所用的方法,如EIMS,CIMS,GC—MS及高能峰,须给出分子离子峰及重要的特征碎片峰(相对强度)等。

    (9)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及有关的缩写符号须规范化,如氘代溶剂CDCl3,DMSO—d5,D2O,pyridine—ds等。

    常见化学试剂在文中均以化学符号表示,如:MeOH,EtOH,n—BuOH,PrOH,iso—PrOH,phOH(苯酚),petrol(石油醚),(甲酸),TCA(三氯乙酸),TFA(三氟乙酸)、NaOAc,NaOH,HCl,等。

    (10)气相色谱(GC)须注明检测器(FID,EC等),载气及流速,操作温度,柱子情况等。

    (11)高压液相(HPLC)须注明:柱子情况,如大小、型号;压力及溶剂;检测方法,如折射率等。

    (12)基本聚集状态——气体相、液体相、固体相,用单个字母表示,而聚集状态的详细描述,用组合字母表示。这些标志符号均采用正体小写字母,在这些字母后面不加圆点。这些符号一般放于括号内,附加在所要说明的化学物种的化学式符号或某些量符号后面,有些状态相及补充标准(标准),*(纯的),∞(无限稀薄),c(临界状态)等,也常表示为上标或下标。

    表4—4列出了常用的聚集状态符号、所代表的状态和意义及应用示例。

表4—4 常用聚集状态符号及应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