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构建人才培训体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构建人才培训体系

    三、构建人才培训体系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纲领性地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崭新命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企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当务之急是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基础,是企业信息化长远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全面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使之与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少走弯路,也才能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效益最大化,把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2005年7月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吴邦国同志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搞好信息化知识培训,为企业和社会各界信息化培训创造条件,把培养人才作为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信息化人才现状

    我国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初步形成了一支涵盖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多个环节层次的优秀人才队伍,人才总量平稳增长,人才素质稳步提高,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势头。但是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人才有效供给整体数量缺乏。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技术干部资源,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内劲不足、队伍面临着数量不足,整体水平有待强化提高、实际应用水平偏低的问题,从而造成了信息技术人才总体供给不足的局面。

    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急需人才严重缺乏。除了信息技术人才的整体匮乏之外,人才的结构分布也存在着问题,我国的人才分布呈现橄榄形结构,即两头人才极度缺乏,企业领军人物、高层次专家、技术带头人和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导致了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人才知识更新周期长,落后于技术发展的速度。人才的素质培养和能力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继续教育机制的不够健全,也是我国信息产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主流信息技术人才培养途径是传统的学历教育体系,存在周期长的固有特点,而信息技术是飞速发展的领域,具有更新快、创新多等特点,目前的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

    人才发展的配套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目前的人才使用机制和培养体系缺乏有力的衔接,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基础人才指标评价体系,无考核认证规范,缺少合理的技术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缺少信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良好配套环境。

    (二)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体系构建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社会和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相关人才计划势在必行,因此应切实推行由政府支持、第三方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或协会牵头、院校专家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工程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分类别、分层次地推进信息化人才培训工程,建立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训体系。

    1.环境建设

    政府应做好指路人的角色,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创造信息化人才培训的良好外部环境。

    第一,塑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信息服务、个人创业服务等五大服务板块。通过上述服务体系的完善,形成良好的环境,吸引电子信息领域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投入到电子信息领域和高科技事业中来。

    第二,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首先,要提倡“五大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其次,要打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探索新的领域、研究新的问题、实践新的创造,倡导“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新型创业文化。

    第三,规范考核认证。目前各地各类考核认证参差不齐,有的已经与国际接轨,有的还只是单纯地方性的认证。这些认证不被国际认可,不利于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政府有必要规范考核认证。只有社会各级达成共识,以国际标准作为考核认证的依据,才能增强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为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构筑了平台与能力判断的依据。在规范考核认证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获得国际公认的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人才考核认证项目。通过考核认证项目培养人才,并引导电子信息领域人才的发展方向,调节供求。

    社会公共服务组织或协会作为第三方服务者的角色,应搭建信息人才的服务平台,了解企业需求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并及时反馈给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并定时组织对相关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的评估。信息人才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为:

    (1)信息发布:发布各类信息人才的供需信息;

    (2)建立信息人才数据库;

    (3)市场引导:发布与信息人才有关的国内外市场供需分析报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考核规范等信息;

    (4)网上监管:提供企业、培训机构和人才个人的信用管理,实现网上监管功能;

    (5)对相关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评估。

    2.模式建设

    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应结合信息化的特征适时调整培训的专业和课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政府应综合以上各方优势合力构建企业信息化的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推动以企业内部培训、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培训三种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其一,企业内部培训。企业信息化管理刚起步或有此意向时,可利用先行教育的方式为全体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洗脑”,使其充分理解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感,并由此而改变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其对信息化作出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内部对信息化管理形成共识,以便合力打造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而逐步建立系统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对信息人才进行职业指导,以促进信息专业人才的成长。

    其二,高等院校。通过高等院校规范、严谨的专业课堂式教育,培养出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广的CIO与核心技术员以及信息化发展的储备人才等。首先,加强各个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学科的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招生的数量和质量。其次,通过培养电子信息学科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加大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力度,培养电子信息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再次,扩大联合办学举措,并向发达国家派遣留学生,借助国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加快电子信息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

    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应根据学科性质,注重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手段的研究,应多运用案例教学模式、虚拟环境下的实战演练和互动式模式,尤其要突出互动式教学模式,因为它既尊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教学的实施才是高效的。

    其三,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通过政府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办学力量,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培训机构,深化电子信息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内容,规范培养行为,优化社会培训电子信息领域专业人才体系。以企业为人才需求的大市场,针对信息化的前沿知识和企业信息化的具体要求设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培养信息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并组织典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专业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等专家资源提供培训服务。达到学以致用、以学带用、以用促学,企业与培训机构“双赢互惠”的目的。

    从我国现今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所处的阶段来看,目前信息化培训首先要做好对领导干部的培训,通过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培养出一批良好的信息化领导人才,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有踏实的基础。

    (1)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领导干部业务素质的客观要求;

    (2)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决策、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3)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环节;

    (4)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信息化培训,能够产生示范和带头效应。

    针对信息化人才结构矛盾,领导干部普遍缺乏信息化知识以及各类信息技术人员受行业、部门局限,缺乏交流,知识缺乏有效融合等特点,上海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成立了上海市企业信息化培训体验环境(下称体验环境),并成功举办了两期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体验环境培训的特点是全新的“体验式培训”,即:在培训的同时,为受训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硬件模拟环境,让其亲身体验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突破了传统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局限。体验环境中将集成各行业优秀的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同时培训课程中有大量的企业信息化案例,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够使企业正确掌握信息化的理论和实施方法,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信息化建设的风险。

    体验环境不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企业管理战略类的培训,同时也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项目管理、各种企业信息化成功案例体验等培训,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参观拜访信息化建设成功企业,现场学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等。

    人才是强国之本,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赢得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引领着上海高新技术发展的整体态势,电子信息领域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意味着上海乃至我国对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的掌握,即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发展命脉的掌握。因此,我们要有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探讨和研究,积极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主,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立足于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逐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信息技术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