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建立了互新合作医疗信息网络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建立了互新合作医疗信息网络

医疗机构_新丰镇志

    第一节 医疗机构

    一、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

    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创建于1951年12月,前身为新丰卫生所,所址设在新丰镇西塘桥边(新丰米厂对面的私人房子),面积70余平方米。首任所领导杨德衡,初期有医务人员七八人,主要负责新丰地区辖区内新丰、净相、竹林、大桥、步云、钟埭、曹桥7个乡的医务辅导和医疗业务指导工作。1953年,增建妇幼保健站,站址设在新丰镇西私人房子,面积20多平方米,由蔡丽雅、沈盘负责。1956年7月,命名为新丰区公立卫生所。1958年6月,保健站并入卫生所,改为新丰地区医院,院址从镇西搬到镇东竹园弄附近,租借张继华楼房4间,100多平方米。同年11月改为新丰公社中心医院。随着血吸虫病的治疗和医疗事业的发展,1961年11月改为地区卫生所。1963年4月拆成地区卫生所和地区中心医院。1965年,迁往原供销社书场和旅馆闲置空房(现址),年底盖住院部,面积约300多平方米,木料不少来自慧珠寺(三官殿)的旧料。由陈成宝院长负责筹建工作。建有门诊部、住院部和医务人员宿舍。1966年2月,毛主席下达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市第三医院撤掉,部分医务人员下到新丰地区医院工作。此时已开设内科、外科、针灸科、化验科、手术室等科室,医务人员有40多人。1966年区卫生所和医院又合并起来,1970年10月复称新丰地区医院,1987年6月又改为新丰中心医院。

    七八十年代,新丰中心医院与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建立长期的进修合作关系。上海瑞金医院、东方肝胆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到新丰中心医院进行巡回医疗指导,新丰中心医院分期分批派出医务人员去瑞金医院以及杭州、嘉兴的大医院进行进修培训,学习医疗业务技术,不断发展壮大医院的技术力量。医务人员中有85%经过省、市一级大医院培训深造,获得了较好的医疗经验,提高了医务的技术档次。1990年,拥有建筑面积5325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3191平方米。设内、外、妇、中医、放射、药剂、手术、供应等科室,两个住院病区。有床位110张,职工90人,其中卫技人员78人(主治医师7人,主管护师3人)。有200毫安X线机,心电监护仪、胎儿监护仪、脑电图仪、自动洗胃器、胃镜等。1990年门诊46916人次,住院3371人次。

    1997年5月,建起4层高住院楼,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造价320万元。2000年5月,新建4层高门诊楼,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投入260万元。2001年医院投资30多万元购进电脑20多台,全院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实行门诊、住院病人账目一日清。此前新丰中心医院,先后有新丰、净相、竹林3个卫生院并入。2002年,医院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住院床位达到140张,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得到更新,已拥有欧林派斯进口胃镜,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自动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东芝240B超仪,500毫安带电视大型X线机,红外线乳房检查仪及手术室一系列高档麻醉仪、监护设备和抢救设备及救护车一辆。全院在编职工137人,其中中高级医务人员22人,初级94人。设净相、竹林两个分院,临床科室16个,有内科、儿科、外科、伤科、妇科、骨科、中西科、针灸科、口腔科、五官科、肾科、皮肤科、放射科、检验科、B超、胎监室等。

    医院还和毗邻地区的海盐、平湖、秀洲的8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互助合作医疗信息网络,有效拓宽了医院的服务范围,服务半径延伸到10多公里,承担的服务病人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发展到多样性。妇产科能承担子宫次全切除,乳房癌、子宫肌瘤摘除。每年接生人数500多人次,名列秀城、秀洲两区榜首。

    外科已从单纯的下腹部手术阑尾炎、疝气发展到上腹部脾脏切除、全胃切除、胰腺手术、胆囊癌手术、直肠癌、甲状腺等,每年收治病人达到300多人。

    骨科开创了骨折置换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泌尿外科开展了部分膀胱手术,前列腺手术,每年手术量达50多例。

    医院科研活动蔚然成风,近5年来,顾根仁、冯爱根、许银华、金文炎、金玉观等6名医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刊物上经常发表论文,每年全院医务人员发表论文20多篇。

    医院积极开展了“病人在我心中,满意在我新丰”的优质服务,并相继推出了“微笑服务”、“温馨病房”、“首问责任制”及文明用语活动,拒收病人“红包”,为困难病人捐款献爱心,努力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近年,医务人员共上缴病人“红包”两万多元,为病人捐款8000多元,收到病人锦旗30多面,有10多名医务人员先后获得市、区级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院长金玉观还被选为区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医院集体曾被上级部门授予区级文明医院和省爱婴医院的称号,党组织也多次被评为区级先进集体,2001年度被评为市级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11月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

    医院推行竞争上岗,减员分流的举措。中层领导设置由原来23位缩减到17位,有11名职工从原来的岗位上分流下来,安排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通过竞争上岗,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2001年全年门诊71477人次,住院4200余人次,业务收入1130万元,成为目前秀城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集医疗、急救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新丰中心医院建立至今先后有杨德衡、刘春志、朱莲章、蔡丽雅、宋汉文、高金龙、杨学珍、陈成宝、陈叔良、金佳立、沈留根、王国安、金文炎、周建芳等14位同志担任(所)院领导。现任院长金玉观,党支部书记盛震。

    二、嘉兴市新丰卫生院

    卫生院的前身是新丰区联合诊所,建于1951年底。当时在私人开业医务人员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由5家个私行医业主组成联合体。创办初,负责人为丁祖德。所址在新丰镇中市白湾里,租私人大户房子,面积约30平方米,设牙科,内科,伤科。

    1956年6月,始名为新丰卫生院,1958年上半年改为人民医院,1958年10月改为新丰公社保健分院,1961年改为卫生所。1974年卫生所扩建,建在屠家弄口对面,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前后两层楼房,北临街,南靠河,开始设病床,床位有20只,又增设妇产科。

    卫生所创办时,大量工作是搞血防,后来重视农村合作医疗和初级保健工作,曾建立过医管会,负责村卫生医药品及村医生的管理。1980年卫生所又改为卫生院,医务人员最多时有40多人,1987年获得省级文明卫生院的光荣称号。

    1990年,拥有固定职工29人,其中卫技人员25人(医、药、护技师3名,士级10名,初卫人员12名),属全民人员1名,集体人员28名。全年门诊33900人次,住院718人次,床位有25张。1996年2月卫生院并入新丰中心医院。40多年间,先后由丁祖德、杨德衡、梅如勤、倪正新、汪蕴新、张忠泉、蔡济襄、曹汉民、盛震9位同志担任过卫生院领导。

    附:净相卫生院,1956年建院,1990年拥有固定职工15人,其中卫技人员14人(主治医药护检1名、医药护技师2名、士级5名、初卫人员6名),行政工勤1名。属全民人员2名、集体人员13名。全年门诊13031人次,住院323人次,床位14张。后并入新丰中心医院。竹林卫生院,1956年建院,1990年拥有职工16人,其中卫技人员13人(主治医药护检1名、医药护技师1名、士级9名、初卫人员2名),行政工勤3名。属全民人员1名、集体人员15名。全年门诊14734人次,住院163人次,床位10张。现也并入新丰中心医院。

    三、嘉兴市新丰伤牙科联合诊所

    新丰伤牙科联合诊所创建于1956年,由季忠卿、季忠伯、徐国璋、孙学强、张松涛、徐俊卿6人联营组成,负责人为季忠卿。所址设在和平桥堍私人房子,面积80多平方米。主要诊治伤科、牙科,每天诊治人数有30多人,1966年诊所并入新丰卫生所。

    四、厂校医务室

    1984年2月,嘉兴工具三厂建厂医务室,医务人员1人,职工小病在医务室配药,重病由厂医务室开出病假证明再去新丰中心医院治疗,并核准病假。1995年因企业体制改革,厂医务室撤掉。

    1979年,新丰中学建起医务室,有专职校医1人,负责学校的医疗保健、学生体检工作。1999年撤掉校医岗位,校医工作由其他教师兼任。

    五、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是在六七十年代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实行自我救助,相互帮助的医疗组织形式。1969年,嘉兴县有90个大队办起医疗站。1971年,全县有98.2%的生产大队实行队办或社队联合办合作医疗,时新丰公社各大队合作医疗得到普及。1982年,合作医疗站大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90年后陆续解散。应广大村民要求,进入新世纪又重新组织起来,并将它纳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

    政府出台了合作医疗筹资的有关办法。实行四级筹资,二级管理的合作医疗管理方式,个人筹资每人20元,村补资每人1元。2000年全镇共有12943人参保,参保率为34.73%,共筹资294775元。规定住院病人超过100元开始报销,100—3000元报20%,3001—6000元报25%,6001—10000元报30%,每年限报3000元;超过1万元由区合作医疗大病报销;至2000年底共报销8082次。

    2001年改为实行三级筹资三级管理的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即村集体按人口每人每年筹3元交到镇,作为镇合作医疗基金,个人按每人每年筹资20元,镇为每人每年筹资1元。各村根据患者疾病大小和家庭经济状况,采取大病补助型性质,具体由村负责审批,合作医疗办公室报销。2003年,参保率达到75.4%。

    六、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

    2000年9月,实施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初有各村卫生室30个,但多数用房破旧,面积不足,只有20—30平方米,个别卫生室没有房子,只能在家行医;乡村医生47名,平均年龄51.6岁。随着村行政区域调整,卫生室也作相应调整。2001年,全镇从30个卫生室调整到17个,47名乡村医生,通过考核,精减为40名。对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由新丰中心医院院长统一颁发聘任书。2002年农村卫生室再次从17个合并为7个,每个卫生室配室长1名,面积扩大到100平方米。共投入20余万元,用于卫生室改造,增设诊疗室、药房、化验室、观察室、注射室、候诊室和值班室等。

    七、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

    2001年开始,镇正式启动农村社区医疗服务,先后建立栖凰埭、竹林、民丰、丰北、丰南5个社区医疗服务站。2002年12月,全镇村卫生室全部改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共建服务站12个,归属新丰中心医院领导。医院分别为社区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初次建档占总数47.5%,社区医疗服务站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1.经双方协商签订协议,每人每年交纳20元服务费。

    2.服务每年两次,除常规体格检查外,还负责提供一次肝功能、心电图、B超、血常规、尿常规、胸透以及妇女病检查。

    3.全年免出诊费、挂号费,50岁以上有患慢性疾病者和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可设家庭病床。

    4.查出的疾病进行分类管理,指导治疗,定期随访。

    2003年,村医疗卫生服务站已全部达到市规范化标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