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病案

    吴某,男,6岁,2012年12月5日就诊。患者1周前从南昌来到呼和浩特探亲,呼和浩特12月已经零下20℃左右,患者到户外玩耍时未戴棉帽子,当晚回家后出现双侧腮部皮肤潮红伴有瘙痒,第2日晨起出现皮损面积扩大和皮肤表面糜烂,遂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给予口服及外敷药物治疗,治疗后瘙痒稍止,然皮损逐渐扩大。因其爷爷在我门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故携其就诊于我希望用中药治疗。望之双面颊部糜烂、渗出,双耳及耳道结黄色厚痂。自诉口苦、咽干、时有头晕、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苔黄腻,脉浮而弦。此何廉臣先生所说“黄耳伤寒”也,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用药如下:麻黄2g,连翘3g,杏仁3g,赤小豆10g,大枣3g,桑白皮5g,生姜2g,甘草3g,北柴胡6g,黄芩3g,法半夏3g,5剂(颗粒剂),每次1包,每日2次,开水冲后搅匀,温服。

    二诊:2012年12月10日就诊,双耳及耳道结黄色厚痂消失,双面颊部已经无糜烂、渗出,皮肤表面仍有少许红肿,舌苔黄腻,脉浮而弦。上方继服5剂。

    上方继服5剂后,他爷爷来我门诊就诊时告诉我他已经痊愈了。

    【讲解】《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伤寒”指的是外有表寒,“瘀热在里”指的是内有湿热,“身必黄”指的就是黄疸。由条文可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表里双解的方剂,其中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宣发,解表散邪;连轺、梓白皮、赤小豆旨在清热解毒;甘草、大枣甘平和中,诸药配伍,共奏辛温解表散邪、解热祛湿之效。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病机是外有表寒内有湿热,这个患者有受寒的病史且脉浮,可知这是表有寒邪外束;双面颊部糜烂、渗出,双耳及耳道结黄色厚痂,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苔黄腻,这是内有湿热;加之口苦、咽干、时有头晕且脉弦,这是少阳病之小柴胡汤证无疑,同时患者的皮损部位主要在双耳及耳道、双面颊部,这是胆经的循行部位,说明有胆经病变。虽然使用了小柴胡汤但去掉了其中的人参和大枣,恐其助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