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石钟山记(苏轼)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石钟山记(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2〕,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3〕,北音清越,枹止响腾〔4〕,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5〕,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人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7〕。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8〕。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9〕,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10〕;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11〕。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1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3〕,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李渤之陋也。

    【注释】

    〔1〕彭蠡:即鄱阳湖。石钟山在湖的北端,属湖口县。

    〔2〕郦元: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3〕函胡:含糊,模糊。清越:清澈激扬。

    〔4〕枹:鼓槌。

    〔5〕齐安:指黄州。临汝:今河南临汝。德兴:今江西德兴,当时属饶州。

    〔6〕鹘:一种猛禽。磔磔:鹘鸣声。

    〔7〕噌吰:洪大沉重的钟声。

    〔8〕罅:裂缝。涵澹:水动荡的样子。

    〔9〕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10〕无射:古钟名。周景王:东周十三代王。

    〔11〕魏献子:春秋时魏国大夫。

    〔12〕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13〕陋者:浅陋的人。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美文共赏

    这篇文章记叙了“石钟山”得名缘由的探究过程,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记叙、议论和写景相结合。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把理性分析与形象描绘完全融合起来。

    文中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有作者议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然后从这一经历中领悟出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要经过实际深入的调查研究再下结论,而不能单凭主观臆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本篇名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正不正确)行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