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磷酸燃料电池()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磷酸燃料电池()

    7.6.1 PAFC的研究简况

    受1973年世界性石油危机以及美国PAFC研发的影响,日本决定开发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PAFC作为大型节能发电技术由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机构(NEDO)进行开发。自1981年起,进行了1000k W现场型PAFC发电装置的研究和开发。1986年又开展了200 k W现场型发电装置的开发,以适用于边远地区或商业用的PAFC发电装置。富士电机公司是目前日本最大的PAFC电池堆供应商。截至1992年,该公司已向国内外供应了17套PAFC示范装置,富士电机在1997年3月完成了分散型5MW设备的运行研究。作为现场用设备已有50k W、100k W及500k W总计88种设备投入使用。比如富士电机公司已交货的发电装置运行情况,到1998年止有的已超过了目标寿命4万小时。

    东芝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分散型燃料电池为中心进行开发以后,将分散电源用11MW机以及200k W机形成了系列化。11MW机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发电设备,从1989年开始在东京电力公司五井火电站内建造,1991年3月初发电成功后,直到1996年5月进行了5年多现场试验,累计运行时间超过2万小时,在额定运行情况下实现发电效率43.6%。在小型现场燃料电池领域,1990年东芝公司和美国IFC公司为使现场用燃料电池商业化,成立了ONSI公司,以后开始向全世界销售现场型200k W设备“PC25”系列。PC25系列燃料电池从1991年末运行,到1998年4月,共向世界销售了174台。其中安装在美国某公司的1号机和安装在日本大阪梅田中心的大阪煤气公司2号机,累计运行时间相继突破了4万小时。从燃料电池的寿命和可靠性方面来看,累计运行时间4万小时是燃料电池的长远目标。东芝ONSI已完成了正式商用机PC25C型的开发,早已投放市场。PC25C型作为21世纪新能源先锋获得日本通商产业大奖。从燃料电池商业化出发,该设备被评价为具有高先进性、可靠性以及优越的环境性设备。它的制造成本$3000/k W,近期将推出的商业化PC25D型设备成本会降至$1500/k W,体积比PC25C型减少1/4,质量仅为14t。2001年中国迎来第一座PC25C型燃料电池电站,它主要由日本的MITI(NE-DO)资助,这是我国第一座燃料电池发电站。

    PAFC作为一种中低温型(工作温度180~210℃)燃料电池,不但具有发电效率高、清洁、无噪声等特点,而且还可以热水形式回收大部分热量。最初开发PAFC是为了控制发电厂的峰谷用电平衡,近来则侧重于作为向公寓、购物中心、医院、宾馆等地方提供电和热的现场集中电力系统。

    PAFC用于发电厂包括两种情形:分散型发电厂,容量在10~20MW之间,安装在配电站;中心电站型发电厂,容量在100MW以上,可以作为中等规模热电厂。PAFC电厂比起一般电厂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在发电负荷比较低时,依然保持高的发电效率;由于采用模块结构,现场安装简单、省时,并且电厂扩容容易。

    7.6.2 PAFC的工作原理

    磷酸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是:燃料气体或城市煤气添加水蒸气后送到改质器,把燃料转化成H2、CO和水蒸气的混合物,CO和水进一步在移位反应器中经触媒剂转化成H2和CO2。经过如此处理后的燃料气体进入燃料堆的负极(燃料极),同时将氧输送到燃料堆的正极(空气极)进行化学反应,借助触媒剂的作用迅速产生电能和热能。PAFC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燃料极

    —→2H++2e- (7-10)

    空气极

    2H++1/2O2+2e-—→H2O (7-11)

    全反应

    H2+1/2O2—→H2O (7-12)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