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国防动员的分类主要包括的内容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防动员的分类主要包括的内容

    

    (一)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按照动员规模和范围的不同,可将国防动员划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总动员也称全面动员,是在国家全面遭到敌人大规模武装入侵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扩展到全体武装力量、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动员,这时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转入战争状态,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战争服务,如我国的八年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等都是总动员。

    局部动员是指在局部地区遭受敌国入侵或战争威胁时,仅限于部分地区和部门的动员,涉及的只是某些军区或舰队以及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并不根本改变。我国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都进行了局部动员。

    (二)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国防动员从方式上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秘密动员是在不公开颁布动员令和不公开宣传的情况下采取秘密方式进行的。秘密动员的主要措施是保密和实施战略伪装,目的是达成军事行动的突然性,政治上避免给敌人以发动战争的口实。中国抗美援朝出兵朝鲜,军事上的秘密行动和政治外交上的斗争成功等,就是秘密动员的实例。

    公开动员通常是在战争爆发后宣布进行的。在形势高度紧张、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快速动员,争取主动,是尤为突出的问题。公开发布动员令,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工具和通讯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把战争的形势和真相告诉军民,号召人民群众行动起来,履行保卫祖国的任务。公开动员既可对本国人民起到巨大的动员作用,又可对敌人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早期动员、临战动员、战争初期动员和战争中后期动员

    从动员阶段上,国防动员可分为早期动员、临战动员、战争初期动员和战争中后期动员。

    (1)早期动员是在预见到敌人确实有发动战争的企图,并已有某些征候时实施的,是在平时状态下进行的。主要是根据可能爆发的战争修订动员计划,增加兵员储备,适当充实常备军,健全动员体制等,并随着战争威胁的增长逐步增添动员措施,以便在发生战争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实施动员。

    (2)临战动员,亦称应急动员,是在战争临近的情况下进行的。临战动员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长则数月,短则数天,常常是战争迫在眉睫,到了一触即发之时实施的。临战动员是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进行的,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颁布动员令,宣布国家或局部地区处于战时状态,进行战争动员等。

    (3)战争初期动员,是指从战争爆发起到完成第一步战略任务为止的一段时间的战争动员。其主要任务是补充战争初期的消耗,完成扩充组建部队,为转入反攻或保持持续进攻的能力,准备兵员和其他方面的条件。战争初期的特点是时间短、战斗强度大、消耗大,这就决定了战争初期动员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被侵略的国家,要变被动为主动,如战前完成和基本完成了动员的各项工作,就为初期动员奠定了良好基础,否则将会增加战争初期动员任务的困难程度。

    (4)战争中后期动员,是为了在战争中、后期继续扩大和补充部队,增加军工生产,保证战争需要,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争取最后胜利。

    以上是传统战争中对战争动员进行的阶段划分,未来战争展现出新的发展动向,即“首战即决战”的特征,要求动员保障趋向“一次性到位”。

    知识阅读

    首战即决战

    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战争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战争节奏和进程加快,战争阶段不再明显,战争目的更加有限,“首战即决战”特征日趋突出。如果说二战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两伊战争还可以区分为战争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那么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则显现出“首战即决战”的态势。未来战争显现出的这一趋向,对战争动员的各项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平时具备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动员基础,而且更要求战前动员的各项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必须做到“一次性到位”,以创造首战必胜的绝对优势和充分条件。避免因保障中断贻误战机,而难以速战速决。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达成首战必胜的战略目的,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动员准备。其中仅美国一家,就动员参战兵力43万人,坦克1 200辆,装甲车2 000辆,作战飞机1 300架,直升机1 500架,军舰约100艘,展开了一副决战的架势,为“首战即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