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演变看,效率与公平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又难以兼得。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以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往往以一定程度的损害公平为条件,而以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又会以经济效率的某种损害为代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效率与公平的政策取向在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当效率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发展而成为突出问题时,解决效率问题就首当其冲,而公平特别是分配的公平则处于次要地位;当公平已经严重危害人们积极性的发挥而成为主要问题时,解决公平问题也就成为当务之急,而效率自然就排到第二位了。效率的哲学含义,可以理解为人实现的目的与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进行的活动之比,是指人的活动实现其目的的程度。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构看,人的实践活动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工具、实践对象和实践方式等因素构成的。人是实践活动的能动因素,人的能力、人的才智和积极性是效率的原动力,人的因素在影响效率诸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工具是人的能力的物化,其能效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它是影响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践活动对象的质量也会对效率的高低产生很大的影响。效率还直接取决于实践活动的方式。实践方式是各种物质力量在活动中的组合方式和交换方式。显然,优化的方式能够提高效率。相对于反映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而言,公平主要反映人们之间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平等程度。由于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的统一,从人的活动条件和社会地位上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应从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法律公平等方面去考量。“公平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否合理。公平作为经济关系,指分配原则,决定一定的主体应当享有什么样的经济利益;作为社会关系,指人际相处的平等地位和行为准则,防止个人利益的追求对他人利益的侵害;作为政治关系,指一种社会制度和执政党的主张,体现出公平合理地配置权利与义务,保持亲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作为伦理关系,指‘义’与‘利’的统一,正确评价善与恶、是与非。”[22]

    效率是衡量公平的历史尺度。考察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无论什么样的制度,没有一定的效率,就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任何形式的公平都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效率为公平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最初的公平源于对效率的追求,社会制度的演进本身就是一个公平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后期,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出现剩余产品时,才能建立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的奴隶社会的公平;封建社会把奴隶变成农民,创造了比奴隶制效率更高的小农经济,为向资本主义过渡造就了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效率的不断追求,必然会产生财富分配的巨大差别,由此要求建立更加公平的经济制度。随着效率的增进,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总体上得到提高,带来了更高阶段的公平。相反,效率低下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无法有效地实现人们生存发展不断增长的需要,事实上对大多数社会成员都是不公平的。

    公平是一切效率的源泉。效率源自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因素,取决于社会的公平机制。公平机制是指能够调节权利和义务的等量交换,即按照贡献分配权利,并要求根据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的制度。经济活动的公平,包括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既肯定了经济活动主体在利用资源、互换经济要素、创造价值等方面的形式的公平,也肯定了人格尊严的平等和成员资格的平等要求,由于实力差别悬殊的经济主体在获取利益方面存在事实上的不公平,又肯定了追求实质的公平的必要性。公平对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在社会中建立起充分的人格尊严和社会自信,极大地调动和发挥社会成员的工作热情、创造潜能,从而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由此可见,社会越公平,每个人的贡献与获得越一致,每个人的积极性越高,效率就提高得越快;反之,社会越不公平,效率也就越低。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