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当归芍药散可治股骨头坏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当归芍药散可治股骨头坏死

    

    一、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以周围血管炎症和闭塞为特点,且同时累及动静脉的联合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小动静脉,血管壁呈节段性、非化脓性病变,并伴有腔内血栓形成和管腔闭塞,引起肢体缺血,严重时出现肢体溃烂、坏死。本病以北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确切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寒冷、感染、吸烟、前列腺激素失调等有关。

    本病临床表现为病变好发于四肢末节(下肢多于上肢),初起时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酸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继而出现夜间痛,疼痛剧烈难忍;后期患肢坏死,趾(指)节脱落。相当于中医的“脱疽”、“脱骨疽”。病因多为营卫气血运行失调,寒邪侵袭,客于经络,经络阻隔,阳气不达四肢,气血凝滞,血管瘀塞,致使肢(指)体缺血坏死。病位在血脉。

    二、辨证论治

    1.寒湿阻络

    主症:患趾(指)喜暖怕冷,肤色苍白冰凉,麻木疼痛,遇冷痛剧。步履不利,多走则疼痛加剧,小腿酸胀,稍歇则痛缓(间歇性跛行)。舌苔白腻,脉沉细,趺阳脉减弱或消失。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

    例方:阳和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

    用药:熟地黄30g,肉桂(去皮,研粉)3g,麻黄1.5g,鹿角胶9g,白芥子6g,姜炭1.5g,生甘草3g。水煎内服。

    加减: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各10g,可酌加黄芪、牛膝。

    2.血脉瘀阻

    主症: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步履沉重乏力,活动艰难。患趾(指)肤色由苍白转为暗红,下垂时更甚,抬高则见苍白。小腿可有游走性红斑、结节或硬索,疼痛持续加重,彻夜不能入寐。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或涩。趺阳脉消失。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例方:桃红四物汤加味。

    用药:熟地黄15g,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0g。

    加减:痛甚加穿山甲(代)、制乳香、制没药;湿盛加汉防己、赤小豆。

    3.热毒伤阴

    主症: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多呈干性坏疽。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益气养阴活血。

    例方:顾步汤加减。

    用药:黄芪15g,当归(酒洗)12g,黄柏(盐,酒炒)6g,知母(酒炒)6g,熟地黄9g,肉桂3g,干姜3g,牛膝9g,金银花6g。酒煎内服。

    加减:疼痛甚加元胡;阴伤明显加沙参、赤芍。

    4.湿热毒盛

    主症: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喜凉怕热。局部皮色紫暗,肿胀,渐变紫黑,浸润蔓延,溃破腐烂,气秽,创面肉色不鲜,甚则五趾相传,波及足背,或伴有发热等症。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例方:四妙勇安汤。

    用药:金银花、玄参各90g,当归60g,甘草30g。

    加减:酌加牛膝、防己、薏苡仁、黄柏。

    5.气血两虚

    主症:面容憔悴,萎黄消瘦,神情倦怠。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红而不鲜。舌淡胖,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

    例方:十全大补汤。

    药物:人参、肉桂、茯苓、白芍各8g,熟地黄、黄芪各15g,当归、白术各10g,川芎、炙甘草各5g。每日1剂,清水煎服。

    加减:也可用人参养荣汤。久不收口加白及。

    外治疗法

    1.未溃期 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或用毛披根树100g,水煎,待温后,浸泡患肢,每天1~2次;或当归15g,桑枝30g,威灵仙15g,苏木30g,水煎熏洗,每天1次。

    此外,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等份研粉,蜜调,敷于患肢涌泉穴,如发生药疹即停用;亦可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按摩)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min,每天2次。

    2.已溃 溃疡面积小者,可用毛披树根煎水浸泡后,外敷生肌玉红膏保护伤口;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用“蚕食”方式清除坏死组织。具体要求和措施有:①先将患肢放平,避免下垂。②外用冰片锌氧油(冰片2g,氧化锌油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③经上述处理后,患肢的炎症、肿胀逐渐消退,坏死组织开始软化,即可分期分批清除;疏松的先除,牢固的后除;坏死的软组织先除,腐骨后除;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才可施行。

    三、单验方

    1.温阳通络汤加味 附子9g,肉桂9g,党参15g,生黄芪15g,当归尾15g,苏木15g,玄参25g,鸡血藤30g,细辛3g,牛膝15g,淫羊藿9g。加水3 000ml,煎煮30min,过滤去渣,放置温热时用。主治:温阳散寒通络,适用于局部缺血期。用法:浸洗患处,每日2次。

    2.活血化瘀复元汤 当归20g,赤芍15g,红花9g,玄参25g,石斛20g,连翘25g,金银花25g,牛膝9g,桂枝9g,丹参15g,生黄芪20g,川楝子20g。加水3 000ml,煎煮30min,过滤去渣,放置温热时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脉,适用于营养障碍期。用法:浸洗患处,每日2次。

    3.滋阴化瘀解毒饮 玄参30g,石斛20g,当归25g,猪苓30g,泽泻20g,罂粟壳15g,赤芍15g,金银花60g,蒲公英30g,连翘30g,生黄芪30g,野菊花20g。加水3 000ml,煎煮30min,过滤去渣,放置温热时浸洗患处。主治:滋阴清热,化瘀解毒,适用于组织坏死期。用法:浸洗患处,每日2次。

    四、中成药

    1.冲和膏

    组成:赤芍60g,白芷、防风各30g,独活90g,冰片9g,石菖蒲42g。

    主治:疏风活血,消肿止痛。

    用法:用姜汁调敷,一日1换。

    规格:膏剂。

    2.红灵丹

    组成:雄黄18g,乳香18g,煅硼砂30g,青礞石9g,没药18g,冰片9g,火硝18g,朱砂60g,麝香3g。除冰片、麝香外,共研细末,最后加冰片及麝香,瓶装密封备用。

    主治:活血止痛,消坚化瘀。

    用法:掺膏药或油膏上,敷贴患处,一日1次。

    规格:膏剂。

    3.生肌玉红膏

    组成:白芷15g,甘草36g,当归60g,血竭12g,轻粉12g,白蜡60g,紫草6g,麻油500g。

    主治:活血祛瘀,解毒镇痛,润肤生肌。本方重用当归养血活血、散滞生肌;紫草凉血活血,除湿敛疮,解毒生肌;血竭散瘀和血,生肌合疮;白芷行气散瘀,除湿消肿;上述诸药皆有止痛作用。轻粉收湿敛疮,化腐提毒;甘草泻火解毒,助生新肌,合轻粉,祛腐之中有生肌之意;香油白蜡均为润肤之品。

    用法:将膏药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

    规格:膏剂。

    五、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如严禁吸烟,防受冷、外伤,锻炼等。

    2.药物治疗

    (1)首选药物:阿司匹林,口服,每日1次,每次100mg;烟酸,口服,每日3次,每次50~100mg;银杏叶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80mg。

    (2)次选药物:双嘧达莫,口服,每日3次,每次25~50mg;己酮可可碱,口服,每日3次,每次200~600mg;环扁桃酯,口服,每日4次,每次100~200mg。

    (3)抗生素和镇痛药:继发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疼痛剧烈者,可用2%普鲁卡因20ml作股动脉封闭;或应用哌替啶等。

    (4)右旋糖酐-40:500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

    3.高压氧治疗。

    4.手术治疗

    (1)坏死组织清除术:待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形成,近端炎症控制后,可行坏死组织清除,骨断面应略短于软组织断面。

    (2)坏死组织切除缝合术: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形成,近端炎症消退,血运改善,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缝合术或半足切除缝合术。

    (3)截肢术:坏疽延及足背及踝部,可行小腿截肢术。坏疽发展至踝以上,可行高位截肢术。脱疽在经中药治疗患肢血运改善后施术,可以降低截肢平面。

    (4)植皮术:面积较大的溃疡,创面干净,血运较好,可行邮票植皮法植皮,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