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兀良哈”与蒙古草原之道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兀良哈”与蒙古草原之道

“兀良哈”与蒙古草原之道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1388年北元灭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鞑靼部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以及贝加尔湖一带,瓦剌部在今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兀良哈三卫,明初居住在今兴安岭以东、海西江(今松花江)以西、北海之南、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之北[73]

    明灭元后,洪武二十到三十年,东部地区重要的故元势力基本清除,为了防止兀良哈三卫和鞑靼联系,使其成为明朝的屏障,“东捍女直,北捍蒙古”[74]。洪武二十二年(1389)五月,“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于兀良哈之地”[75]。兀良哈三卫也叫朵颜三卫,其头目多故元宗族,明初隶属于大宁都司,故亦称“大宁领朵颜诸卫”。永乐元年(1403)大宁都司内迁到保定,永乐七年建立奴儿干都司,兀良哈三卫隶属奴儿干都司。明初由京师北通兀良哈三卫,主要是出喜峰口北行大宁以北道。

    泰宁卫指挥使司设在泰宁,这是泰宁卫名称的由来。明朝任命故元辽王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阿札失里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季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泰宁卫在今洮儿河流域。《元史·仁宗本纪》“延祐二年(1315)八月庚子”:“改辽阳行省泰州为泰宁府。”“四年(1317)二月癸亥”: “升泰宁府为泰宁路,仍置泰宁县。”[76]元代的泰宁府、路,即辽金时代的泰州。泰州是辽金时代控制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重镇,在今吉林省泰来塔子城。元延祐七年(1320),设石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石州恐为台州、泰州之误。台州、泰州,也是明代“海西西陆路”的第五站——台州。

    明初福余卫的辖境在以嫩江流域为中心,东到瑚裕尔河流域,西到绰尔河流域。绰尔河流域的绰尔城,是辽金时代的重要城镇,元明时期也沿用。在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45公里古城出土了辽、金、元、明的文物[77]。元代在灰亦尔等处设怯怜口千户所,明代的福余卫指挥使司也可能设在这里。

    朵颜卫的根据地在朵颜山,这是朵颜卫名称的由来。位置在今洮儿河上游和归流河以及索岳尔济山一带,地势险要。兀良哈秃城或是朵颜卫指挥使司的所在地,即今乌兰浩特东北12.5公里的古城。这里有两座辽金古城,据考证为辽金时期的边防重镇金山。兀良哈三卫的主要根据地是洮儿河和归流河流域,范围在今兴安岭以东、松花江以西、西拉木伦河(潢水)之北、北海(今呼伦湖)以南。

    兀良哈三卫向明朝定期朝贡,贡品为马和驼[78]。“朵颜、泰宁、福余等三卫,每岁两贡(纳贡日期为圣节和正旦),贡各百人”[79]。其朝贡路线:“自永乐以来,俱从喜峰口入。”[80]前已考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由此出山海关向东为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是通往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其主要陆路明代称“海西西陆路”。

    明代,以海西(今阿什河和松花江下游)为中心的水陆城站,主要分为东、西两条。向东为“海西东水陆城站”,向西则为“海西西陆路”。西路由肇州出发西行,经洮儿河、台州等站到达终点站——兀良河。这是明初通往兀良哈三卫的路线,其驿站有肇州—龙头山—哈剌场—洮儿河—台州—尚山—札里麻—寒寒寨—哈塔山—兀良河,共10站。其西北连鞑靼。以下分记各站:

    (一)肇州(今他虎城)[81]

    金元明时代的肇州都在今他虎城。今黑龙江省的肇州、肇东、肇源三市均置于金元肇州故地,此即“三肇”地名的由来。

    (二)龙头山(当在肇东八里城西南,今大庆市老山头一带)

    (三)哈剌场(位置不详)

    (四)洮儿河

    从前后站的位置来看,当在今洮儿河下游。

    (五)台州

    应即古金元泰州境。从台州站在洮尔河站的下一站来看,台州当即泰州,即辽代的泰州、金代的旧泰州,今为泰来县塔子城。

    (六)尚山(今白城市金祥乡蒙古屯南)

    (七)札里麻(今白城市永胜乡黄家堡)

    (八)寒寒寨(今洮南市海城子)

    (九)哈塔山(今洮南市岭下乡小城子)

    上述四站的位置,因缺乏文献记载又在草原中,地点难以确定。但把终点站“兀良河站”的位置搞清后,根据现在已知古城分布的情况也可以推定这一路线的基本走向和驿站的大概方位。

    (十)兀良河(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科右前旗即乌兰浩特东北12.5公里乌兰哈达乡前公主岭古城)

    关于明代“海西西陆路”的终点站——兀良河的位置,原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在今满洲里附近[82];另一种认为是在今归流河(洮儿河的支流)上游的乌兰灰河(乌兰古衣河)[83],即今乌兰河。根据最新的考古资料,《东北古代交通》作者之一李健才认为应该在今乌兰浩特市东北12.5公里的前公主岭古城[84]。理由如次。

    从台州(泰州)到终点站兀良河仅有4个驿站,古代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50—80里,最少为20—30里,最多的为100多里。从今泰来县塔子城(台州、泰州),到满洲里约为1600—1700里,两者相差悬殊。如此,则每站间的距离为300多里。每站间这样长的里程是不可能的,并且明初兀良哈三卫的北界到今呼伦湖,而满洲里又在呼伦湖以北。所以明初通往兀良哈三卫的“海西西陆路”的终点站,不可能在今满洲里附近。同时满洲里附近也没有什么明代的重要卫所,在今满洲里的西部虽有明代的斡难河卫,其北部有明代的根河卫,但这两卫距今满洲里都有400—500里之远。所以明代“海西西陆路”的终点站——兀良河不可能设在今满洲里附近。日本学者和田清把兀良河推定在今归流河上游的乌兰灰河(乌兰古衣河),即今乌兰河。从已知的考古调查资料看,这里至今也没有发现什么重要古城,兀良哈三卫的指挥使司也不在这里。从历史上看,乌兰河在金代界壕边堡外,这里也不是重要州县的所在地,所以明代兀良河站也不可能在今乌兰河。满洲里开辟为黑龙江上游城站,应在清代以后。

    《大明一统志》“女直山川”条:“兀良河在开原西三千三百余里,源出沙漠,南流河州与洮儿河、脑温江合流入混同江。”[85]只有归流河和蛟流河,而归流河上游至今仍称乌兰古衣、乌兰灰或乌兰河。因此,乌兰河当指今归流河。“海西西陆路”的终点站——兀良河站是地名,不是河流名。这里所说的兀良河当指在兀良河(今归流河)流域的兀良哈秃城,它是朵颜卫指挥使司的所在地。归流河流域最大的古城和古代遗迹遗物比较多的地方,是在今乌兰浩特市东北12.5公里的前公主岭的两座相距150米的一、二号古城,位于今洮儿河和归流河会流处的东北部。一号古城为长方形,周长1824米,有两道护城河,有角楼、马面、瓮城。二号古城为正方形,边长675米,周长2700米。两城皆为辽金古城,是辽金时代金山县的遗址,元明时代亦沿用。这两座古城东南距离泰宁指挥使司的所在地即辽代泰州、金代旧泰州所在地,今泰来县塔子城古城,约为100公里,西北距金界壕边堡有50多公里。在城四家子古城和前公主岭古城之间,有4座小型辽金古城:其中有3座辽金古城都在洮儿河左岸,其间的距离为35公里,正是一站的距离;另一座小型辽金古城在洮儿河右岸。这4座小型辽金古城的位置是从洮南市城四家子古城沿洮儿河左岸西北行三四十公里,第一座古城即蒙古屯古城(周长900米),在洮南市金祥乡蒙古屯西南、西洮儿河5公里,当为“海西西陆路”的第六站尚山站的所在地。第二座古城是土城子古城,在洮南市永胜乡黄家堡屯内,西距洮儿河3公里。第三座古城为海城子古城,在洮河儿西岸、蛟流河东岸兴业乡附近,和土城子古城隔洮儿河东西相邻。这两座古城可能是“海西西陆路”的第七站“札里麻”和第八站“寒寒寨”的所在地。第四座古城为小城子古城(周长500米),在洮南市岭下乡两家子屯南750米,西距洮儿河1公里。由此西北行三四十公里便到达乌兰浩特市东北12.5公里乌兰哈,达乡前公主岭古城。小城子古城东部有一高冈,小城子古城可能即第九站的“哈塔山站”。哈塔山的下一站,即终点站兀良河。从小城子古城到乌兰浩特市东北12.5公里的前公主岭古城为30—35公里,正是一站间的距离,因此推定兀良河当在今前公主岭古城。前公主岭古城是辽金时代的金山县、明代朵颜卫指挥使司兀良哈秃城的所在地,“兀良哈秃城”即为“兀良河站”。前公主岭古城不但地处边防要地,而且也是交通的中心。从前公主岭古城北通扎赍特旗的塔子城,东南通洮南市城四家子古城,西北沿洮儿河谷通好田古城,沿归流河谷通哈拉根台古城。因此,把兀良河站推定在今前公主岭古城,比推定在金代界壕边堡之外的归流河上游的乌兰灰河(即今乌兰河),更符合元明古城分布的实际。这是蒙古草原地区千年相沿各交通驿站间距离的实际,并有上述当代考古发现的佐证,可为辽、金、元、明各代,大兴安岭以南从“兀良哈”到“鞑靼”的草原交通考索出一条实际经由方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