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应对方式的概念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也有人翻译为应付,被认为是应激事件和应激心身反应的重要中介影响因素。自从拉扎勒斯20世纪60年代应激理论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应对便成为心理应激研究中最活跃的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人将应对视为一种适应过程,一种对应激情境的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应对的理解也趋于完善,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应对不仅是一个适应过程,是对应激情境的反应,而且其本身在心理应激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影响着个体的整体应激反应。

    个体面临不同的情境,一般采取3种行为和认知反应方式。

    (1)心理防御机制:这是精神分析中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遭受各种紧张刺激时使用的一种保护个体免遭挫折的无意识防御机制。这种机制有些具有积极作用,如合理化、升华等;而有些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如曲解、内射等。

    (2)日常习惯性行为:面对一些可控制的、经常出现的情境,个体往往采取那些已被证实行之有效的习惯性行为。如疲劳了淋浴休息等。

    (3)应对: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和行为策略,指的是个体面对困难的、不寻常的超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由于这3种行为和认知反应存在内部联系,一方面通过训练可以使应对方式转化为日常习惯性行为,也可以使防御机制转化为习惯化的活动;另一方面许多防御机制也直接表现在外部行为活动中;日常习惯行为无法解决问题时,个体又可能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同个体而言,同一行为反应可能是某一个体的日常习惯性行为,如否认;而对另一个体可能是要学习、训练的应对策略,或者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防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