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灵宝经系”的传授系统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灵宝经系”的传授系统

    二、“灵宝经系”的传授系统

    “灵宝经系”亦出于东晋。南朝的陶弘景在《真诰·叙录》中说:王灵期“见葛巢甫造构《灵宝》,风教大行”。

    img185

    

    《度人经》(图185)

    这位葛巢甫,乃是葛洪的从孙,生活于东晋末叶。东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葛巢甫把《灵宝经》传授给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人,使这一经系开始广传于世,并形成了灵宝派。到了南朝宋代,陆修静总括《三洞》,将“灵宝经系”与“上清经系”汇流,其主要经典有《度人经》(图185)等。这些经书,后来都收入了《道藏·洞玄部》。现存于《道藏》中冠以“灵宝”的经书,共有173种,大多为灵宝派道教徒历代积累下来的。

    早期道教将“灵宝”一词解释为“神灵宝贵”。灵宝派的师承系统,《道教义枢》是这样说的:吴赤乌年间,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予葛玄,葛玄又传郑隐及兄葛孝爰,葛孝爰传子葛悌,葛悌之子葛洪从郑隐盟受。《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则说:葛洪去世,以经授兄子海安君,至从孙葛巢甫于隆安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南朝陆修静对“灵宝经系”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从此灵宝派形成,灵宝之教大行于世。

    关于“灵宝经系”的渊源,道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最初“灵宝经系”大约只有3种,35卷。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辨问》中指出——

    《灵宝经》有《正机》、《平衡》、《飞龟授祑》,凡三篇,皆仙术也。

    陆修静在《太上灵宝授度仪表》中说——

    然即今见出元始旧经,并仙公所禀,臣据信者,合三十五卷。

    与上清派不同的是,灵宝派十分重视符箓和科仪斋戒,所以比较接近天师道,因而有人认为《灵宝经》是张陵所作。天师道以符咒驱鬼降魔、祈福禳灾;灵宝派则强调通过斋仪使教徒“洗心净行,心行精至”,“注玄味真,念念皆净”。天师道用符咒来为求道者自身治病解厄,灵宝派则用其来济世度人。关于这一点,《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说得很明白——

    圣人传授经教,教于世人,使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欲以此法桥普度一切人也。

    这番话,阐明了灵宝派济世度人的宗旨。

    到了北宋,灵宝派以江西皂山为中心开展活动,广泛传授经箓;元代以后,并入了正一道。

    灵宝派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为最高神,与上清派所奉之神稍有不同。灵宝派供奉的“上清灵宝天尊”,即道教的“三清尊神”之一,与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并为三洞教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