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艾森豪威尔简历_艾森豪威尔简介资料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艾森豪威尔简历_艾森豪威尔简介资料

    艾森豪威尔简历_艾森豪威尔简介资料

    经典语录

    我不能容忍那些把一切与他们见解不同的人都称作共产党的极右分子,我也不能容忍那些高呼我们其余的人都是残酷的贪财牟利之徒的极左分子。

    生平简介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艾森豪威尔于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在堪萨斯州的阿比林长大。虽然母亲是个诚挚的和平主义者,但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只好选择免费的西点军校,并在1915年以中尉军衔从这所著名的军校毕业。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在二战中,成功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为二战胜利做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

    1948年退役后,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发表了题为《远征欧陆》的回忆录。1950年12月~1952年7月,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最高司令。

    艾森豪威尔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代表共和党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于1953年1月就任总统。这是民主党执政20年后共和党人第一次入主白宫。1957年又连任总统,直至1961年1月。

    1961年卸任总统职务后,退出政界,回到他的葛底斯堡农场。他出版了两卷本的回忆录《白宫岁月》。1969年3月28日病故,终年79岁。

    沙场点兵

    美国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1922年,少校艾森豪威尔赴巴拿马运河区任驻防部队第20步兵旅参谋,得到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的青睐,不久调到副官长署,此间他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进。在艾森豪威尔的早期军事生涯中,还有幸结识了潘兴和麦克阿瑟这两位美国陆军的名将。1933年,艾森豪威尔调任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秋麦克阿瑟任职期满应邀到菲律宾担任“军事顾问”和陆军元帅时,艾森豪威尔以高级军事助理的身份也随同赴菲律宾,他在菲律宾协助制定防务计划,成为当时最熟悉菲律宾防务情况的美国军人。1936年,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校。

    1939年12月,他调回国内任美国西部军区司令部的后勤计划官。1940年2月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任第9军参谋长,6月调到得克萨斯州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出任集团军参谋长。1941年9月,陆军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艾森豪威尔表现出非凡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重视,于10月晋升为准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到一个星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根据艾森豪威尔对菲律宾的了解,任命他为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1942年2月升任作战厅长,少将军衔。4月,他受命为欧洲盟军联合行动拟订作战方案;6月,他将赴英实地考察后形成的报告《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指令》交给马歇尔之后,罗斯福总统接受马歇尔的举荐,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中将。

    1942年8月13日,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正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国北非远征军总司令。11月8日,他出色地完成了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指挥500多艘船舶载着10万美英联军,在大量飞机掩护下,兵分3路在北非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登陆成功。由于艾森豪威尔争取到了达尔朗海军上将的合作,从而减少了伤亡,顺利地控制了整个法属北非。不久又把法属西非也争取过来了。艾森豪威尔恰当地处理了同英国人的合作关系,又成功地保持了作为联军统帅的权威,显露出他是位兼具政治家眼光的军人。

    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盟军总司令,升为四星上将。为了粉碎德意“非洲”集团军群,攻占突尼斯领土,从而把德意军队全部赶出北非,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发动了突尼斯战役。经过突尼斯战役,德意“非洲”集团军群被歼。该集团军群在突尼斯损失30多万人,北非的残敌被彻底肃清。盟国攻占了地中海的整个北非沿岸,从而保障了地中海交通线的安全,并为进攻西西里岛和亚平宁半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盟军7月10日登陆西西里岛以后,艾森豪威尔主持了同意大利新政府的秘密谈判,于9月3日接受了意大利的投降。9月29日,艾森豪威尔同巴多利奥在马耳他岛上共同签署了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意大利投降协定的“详细条款”。墨索里尼的垮台和意大利退出战争并对德国宣战,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和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大胜利。

    艾森豪威尔被丘吉尔赞扬为增强盟军之间和谐一致的“天才”。艾森豪威尔在关于第二战场的论争中,一直主张为了迅速取胜,取道法国通往德国是最佳途径。1943年底德黑兰会议后不久,经英、美再三斟酌,决定正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西北欧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他要统率代表不止12个国家的300万军队——这是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支军队。他意识到,“必须通过自愿的让步以建立有效的团结。”

    艾森豪威尔于1944年1月14日到达伦敦,着手制定“诺曼底登陆”作战计划,开始战斗准备。4月,他改组英、美空军,统一指挥,目标对准德国及其战略轰炸目的地,直接为登陆作准备。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行动开始实施。盟军的伞兵和空运部队首先开始在诺曼底着陆,接着4000多艘战舰载运的5个师12万人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战胜利,登陆成功。7月25~30日,美军的“眼镜蛇”战役实现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之后美军横扫布列塔尼。

    盟军挫败莫尔坦反攻后,发现可在法莱斯形成对德军的包围圈。艾森豪威尔命令实施围歼德军的作战,至20日诺曼底战役结束,德军损失约40万人,盟军损失约21万人。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由于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指挥得当,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使艾森豪威尔成为一代名将,被授予美国的最高军衔——五星上将,这一军衔由国会在1946年定为永久性军衔。

    不久,法国和西、北欧相继解放,盟军逼近德国边境。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大规模反扑,艾森豪威尔镇定自若,调遣军队,驰援阿登。经过1个月左右的激战,在这次二战西线最大的阵地战中,挫败了德军企图扭转战局的计划。1945年初,艾森豪威尔指挥西线发动全面进攻。他顶住了丘吉尔的压力,坚持不同苏联军队争夺柏林,转而攻占在军事上具有更大战略意义的德国其他地区。根据艾森豪威尔的建议,美、苏军队于1945年4月25日在托尔高胜利实现了会师。在美、英、苏军队的夹击下,德国迅速溃败。

    德军代表到艾森豪威尔总部,企图说服美军与德军签订停战协定,以便争取时间把德军和难民从同苏军作战的战场转移到西线。艾森豪威尔认识到西线盟军单方面接受德军投降,违反“联合国家宣言”精神,也不利于和苏联的团结,因而坚决要求德军派代表签署在各条战线上全面投降的协议,邓尼茨被迫接受总投降。1945年5月7日清晨,在法国兰斯的艾森豪威尔司令部签署了德国武装部队全部无条件投降书。6月11日,苏联授予艾森豪威尔“苏沃洛夫”勋章和胜利勋章,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英雄。

    二战结束以后,艾森豪威尔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司令、美国陆军参谋长等职。

    马背之下

    垄断资本家直接参与国家领导,成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显著特点,因而被称作“大亨施政”、“凯迪拉克内阁”。他在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上表现为中间道路的两重性,一方面承袭30年代以来共和党内联邦政府不干预社会经济问题的某些传统思想,一方面又有限度地承认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自由主义原则,认可甚至扩大罗斯福新政以来民主党实行的某些社会经济改革。1956年1月,他把他的这种政治哲学称作“现代共和(党)主义”。

    艾森豪威尔上台不久后,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的失败标志着美帝国主义从它的顶峰上跌落下来。艾森豪威尔改变对外战略,把“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重点移向亚洲。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内,1957年1月致国会的《对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以对付“共产主义侵略”作幌子,进一步排挤英、法等国势力,实现美国独占中东的阴谋。这个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侵略纲领,以后又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

    后世评价

    艾森豪威尔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统帅。二战中他凭借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带领盟军赢得战争的胜利,他的功绩在人类和平史上永放光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