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柑橘疮痂病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柑橘疮痂病

    五、柑橘疮痂病

    柑橘疮痂病是温带柑橘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但柠檬、温州蜜柑、桔类及其生苗有时受害较为严重。果实受害后表面粗糙,果小,味酸。

    1.症 状

    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叶片、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受害叶片初期出现半透明、水渍状、黄褐色、圆形而隆起的小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为蜡黄色,病斑木栓化隆起,多向叶背突出而叶面凹陷,成圆锥形的疮痂,似牛角或漏斗状,表面粗糙。受害严重的叶片扭曲畸形,早期脱落。新梢受害的症状与叶片相似,但突出不如叶片明显,病梢短小,扭曲。受害的幼果,初产生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瘤状木栓化突起的瘤斑,受害严重的幼果早期便脱落;受害较轻的幼果,则发育不良,果小皮厚,味酸和畸形。天气潮湿时,在疮痂的表面长出灰色的粉状物,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2.发病条件

    (1)气象因子:疮痂病的发生需要有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其中湿度更为重要。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24℃,当温度达28℃以上时病害就很少发生。在适温范围内,湿度对病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凡春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春梢发病就重。反之则轻。

    (2)品种感病性:疮痂病菌对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柑橘为害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橘类、柠檬最感病,柑类、柚类为中度感病,甜橙类和金柑抗病性较强。组织老嫩程度:疮痂病菌只侵染幼嫩组织,以刚抽出而尚未展开的嫩叶、嫩梢及刚谢花的幼果最易受害,随着组织的不断老熟,抗病性逐渐增强,老龄树抗性较强。

    img25

    

    图24 柑橘疮痂病

    

    3.防治方法

    柑橘疮痂病防治应在搞好清园及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剂防治工作。

    (1)药剂防治:目的是要保护新梢及幼果。因此要抓早,抓好。一般要喷2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时,第二次是在谢花三分之二时。有效的药剂有: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2)冬季清园:结合春季发芽前修剪,剪除病梢、病叶并集中烧毁,喷洒0.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