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_中国教育史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_中国教育史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_中国教育史

    第一节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和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一部分地主、商人、官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前身。这批具有初步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现状、发展资本主义,形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潮。他们有的长期生活在国外或香港,接受资本主义文化熏陶,如王韬(1828—1897年)、容闳(1828—1912年);有的从小饱受四书五经浸润,后通过其他途径间接接受资本主义文化,逐渐背离传统思想的激进士大夫,如冯桂芬(1809—1874年)、陈虬(1851—1904年)、汤震(1857—1917年)、陈炽(1855—1900年)等;有的是在思想上对洋务派有所超越的洋务幕僚,如薛福成(1838—1894年)、郑观应(1842—1922年)、马建忠(1845—1900年)等。

    早期改良派,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国社会的危机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社会观念和治国方略,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把改革封建传统的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社会整体改革的基础,提出了一些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主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