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多边外交概述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多边外交概述

    一、多边外交概述

    尽管人们把多边外交更多看作二战以来的产物,但多边外交的现象从很早就产生了,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制度化而已。有些中国学者认为起源于更早的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合纵”、“连横”以及会盟体制完全可以看成是多边外交的雏形。(1)根据学者们研究,在古代印度河流域各个城邦之间就存在多边同盟的外交,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波斯世界也存在超越联盟的外交。(2)17世纪欧洲国家体系内,围绕三十年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等,也产生了致力于和平解决问题的诸多国际会议,只不过这些多边国际会议直到1815年才确立近现代的形式。在19世纪存在的欧洲协调就是一种典型的多边国际会议外交的形式。根据各国间的非正式协定,任何一个成员可以提议召开五国代表会议。这样的会议在19世纪共举行了30次。(3)后来,随着1874年邮政总联盟(1878年改为万国邮政联盟)、1899年海牙会议建立常设仲裁法院等一系列功能性国际组织,多边国际协调外交更加普遍化。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二战期间召开的多边首脑峰会以及战后在美国管制主义的国际政治哲学指导下先后建立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等常设组织,以及各种地区性的多边国际组织和多边国际会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边外交的舞台大大拓展了,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注。目前,多边外交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形态。

    关于多边外交的含义,鲁毅等人将其界定为:“有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以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系的问题。”(4)这仅仅是从参与主体和外在表现形式上进行界定,并没有把握多边外交的内在实质。杨闯认为,当代多边外交具有三种基本含义:一是国际组织和制度的安排,多边外交意味着多国间交往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组织和制度的场合;二是处理国际危机的互动方式,通过多边交涉,利用多边场合或集体的第三方力量,在不同层次上处理某一特定紧张局势,促进和完成当事方的对话;三是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框架,将一些国家在条约和制度框架内同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发展超越日常业务交往的“联系性外交”也看作多边外交。(5)杨闯对多边外交的界定比较全面,不足之处是过于繁琐。秦亚青教授将多边外交和多边主义联系起来,认为多边外交是单位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用来表述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行为取向,即从个体国家角度考虑它的对外行为方式,此种意义的多边主义可以同孤立主义、帝国主义及不结盟等一道被看作国家对外战略的表述,国家更趋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国际关系,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这种意义上的多边主义强调的是把多边主义作为国家的一种对外战略,所以可称为“战略性多边主义”。秦亚青认为,还有一种体系层次上的多边主义,用来表述一种国际互动方式,比如所谓的“地区多边主义”(regional multilateralism)或“全球多边主义”(global multilateralism)的内涵基本上是这种意义上的多边主义。由于体系层次上的多边主义是从多边制度结构的整体角度考虑国家之间的互动方式,尤其考虑制度性因素对国家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因此被美国学者约翰·鲁杰(John Ruggie)称为“制度性的多边主义”。(6)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将多边外交界定为任何超过两个国家,也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参加的,通过特定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程序和规则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治理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的外交方式。在当今世界,所有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各类国际组织,以组织整体的名义或在组织内部成员国之间按照普遍化规则和程序开展的包括国际会议、组织治理、社会动员的外交行为,都是多边外交。

    具体来说,多边外交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主体是三个以上的国家,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多边外交必须由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彼此之间相互依赖,此种联系有松散的会议协调,也有紧密的制度化协调。其二,基础是接受共同的游戏准则。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实施多边外交,最根本的尺度在于是否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一旦一个国家选择按各方共同接受的游戏规则,就意味着实施了多边外交。其三,对象是所涉及的各利益攸关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多边外交参与者的层次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内阁部长、外交官和各类技术专家,甚至还有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舆论领袖等。尽管按照国际惯例首脑和各级外交官仍应受到与其地位、身份相符的礼遇,但较之正式的双边外交场合,多边外交不过分拘泥外交位次与礼仪。在多边外交活动中,非正式协调、私下交往、会晤和彼此沟通信息十分频繁。专业性、技术性的专家有时也担任谈判主角,因为外交官并不精通谈判涉及的技术问题,其作用是提供信息与经验,协调本国在各具体业务领域的政策立场,将政治对话与经济、技术性谈判有机结合起来。其四,目标具有扩散的互惠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差异,但总有一个交汇点。参与多边行为的集团的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成员总是预期其所达成的协议随时间推移会在量上带来大致平等的收益。多边外交谋求的目标是对各方都有利的共同利益的增加,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国家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国家利益。

    诚如纳西蒙特·席尔瓦所说,“不断发展的多边外交已在促使传统意义上的双边外交日趋衰落。因为,毋庸置疑,纯粹的双边外交再也不能胜任试图解决与当今国际关系密切联系的问题的重任”。(7)但是,多边外交和双边外交并行不悖,是互补关系。多边外交无法取代双边外交,“更多的情况是在多边外交的长河为实现本国对外政策目标,对双边的接触、交涉提供有利的、更灵活多样的机会和选择”。(8)可见,多边外交支持双边外交,多边外交依靠双边外交开辟新的合作空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