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2022教育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2教育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三、教育政策法律化

    所谓教育政策法律化,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经过实践检验,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教育政策转化为法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又称教育政策立法。

    教育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就是立法的过程,其程序也就是立法程序。教育政策法律化是教育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

    (一)教育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1.有立法必要的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调整范围不完全相同。只有调整属于法律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教育政策,才有必要转化为教育法律。

    2.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都要有稳定性。与教育政策相比,教育法律更加稳定。国家的法制要保持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法律就不能朝令夕改。教育法律的职能在于调整和规范教育领域以及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因此,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是成熟的并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教育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二)教育政策法律化与教育政策合法化

    教育政策转化为法律,获得了合法地位,具有执行效力,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从这一点上来讲,教育政策法律化是教育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但是,从教育政策过程来看,教育政策合法化属于教育政策制定的范畴,是经过教育政策规划所得到的教育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而教育政策法律化则是将经过检验证明是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转化为法律,则该项教育政策已经处于执行阶段了,而不是制定阶段。从这一点上来讲,教育政策法律化与教育政策合法化又是属于不同的阶段。

    【本章小结】

    制定教育政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为其后的政策工作确立中心内容,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否全面准确地界定政策问题,认清其范围、程度,查清问题的原因是整个政策过程成败的关键。

    准确及时地认定了教育政策问题后,第二步是确定教育政策目标。教育政策目标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政策的成败。设定一项正确的教育政策目标,必须从目标的针对性、先进性、完整性、层次性、可行性、规范性六个方面着手。

    认定了教育政策问题和明确了教育政策目标后,将围绕问题和目标收集教育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教育政策制定所必需的、完整的、可靠的教育政策信息,是保证教育政策成功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信息资料的全面、客观,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建立严密完整的信息收集制度,使教育政策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时间上、次数上、数量上、范围上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应该从问题说明的角度和政策评价的角度两个方面去收集相关信息。教育政策制定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一定相关的教育信息和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在收集信息时要注意三点,即信息量要适当,信息渠道要畅通,以及信息内容要全面、可靠。

    教育政策制定的第四个环节为设计政策方案,提出方案的规划。方案设计是政策决定的中心环节。其目的在于提供各种可供选择以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政策决定乃是针对方案的决定,因此方案的设计、规划对于政策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设计教育政策方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民主性原则五方面的原则,同时在设计教育政策方案的过程中注意保证方案的可选性、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准确估计方案的后果及其可能效应和进行教育政策方案的细节设计四个问题。

    在设计出各种教育政策方案后,要对各方案进行评选,以选出或综合出一个最佳方案或满意方案,这也就是在对备选的政策方案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择优的过程。教育政策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真值评价、价值评价和可行性评价三个方面。

    在教育政策出台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可控制性的试验或小范围的政策试行,以发现所制定出来的教育政策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预防一些因政策执行而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行,以检验政策方案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操作可行性。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和发现偏差,提出政策修改意见并修改和完善原政策方案,还可以从试行中发现有关政策实施的问题,如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为政策的全面实施获取经验,以形成更有效、可靠、可行的政策。

    教育政策方案确定之后,并不能马上实施,它必须经过一定的政府程序和政府渠道转变为正式的政策才能出台并付诸实施,也就是说教育政策方案必须合法化。教育政策合法化就是使教育政策方案获得权威性的过程。

    【思考题】

    1.教育政策制定分几个环节?各个环节在制定教育政策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2.如何发现和认定教育政策问题?

    3.认定教育政策问题过程中存在哪些失误?应如何减少失误?

    4.如何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5.收集教育政策信息应注意哪些问题?

    6.如何设计教育政策方案?

    7.如何选择最佳教育政策方案?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舒泽虎:《公共政策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严加红:《中国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及其问题解决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1期。

    5.刘晓:《构建以公平为目标的教育政策》,《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赖文才:《从教育政策目标设定谈校规制定》,《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7.杜晓利:《论教育政策问题及其构建》,《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8期。

    8.张烨:《论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话语展现》,《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3期。

    9.吴成军:《中国教育政策若干问题浅析》,《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0.程杞国:《政策制定的机制分析》,《行政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1.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12.刘孙渊:《我国教育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3.赵彦操:《信息在政策制定中的战略地位浅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钟婉娟,杨润勇:《论区域教育政策制定》,《教育科学》,2003年第6期。

    15.许建美,单中惠:《论影响日本教育政策的因素》,《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16.钱再见:《论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活动特质及其运作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7.陈振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第7期。

    

    【注释】

    [1]张尚仁:《管理·管理学与管理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3页。

    [2]王晓辉:《教育政治与决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3]桑玉成:《公共政策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42页。

    [4]http://www.fjtu.com.cn/fjnu/courseware/0913/course/_source/web/lesson/char8/j2.htm.

    [5]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6]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7]“教育政策方案设计”部分主要参照张乐天:《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8页。

    [8]本节主要参照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193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