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

    

表2.4 不同水温对碎石和卵石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②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2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2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2.5.2 广口瓶法

    本方法不宜用于测定最大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

    1)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同2.5.1节。

    2)仪器设备

    ①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②天平:称量2kg,感量1g;

    ③广口瓶:1000mL,磨口;

    ④4.75mm方孔筛一只、玻璃片(尺寸约100mm×100mm)、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

    3)试验步骤

    ①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表2.3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洗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用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③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不留空气泡。擦干瓶外水分,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精确至1g。

    ④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精确至1g。

    ⑤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称量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精确至1g。

    4)结果整理

    ①表观密度按式(2.7)计算,精确至10kg/m3

    

    ②表观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2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2.6 粗集料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以及堆积状态下的空隙率。

    2)仪器设备

    ①天平:称量10kg,感量10g,以及称量50kg或100kg,感量50g各一台;

    ②容量筒:容量筒规格见表2.5;

    ③垫棒:直径16mm、长600mm的圆钢;

    ④直尺、小铲等。

表2.5 容量筒规格要求

    

    3)试验步骤

    ①取样,烘干或风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口中心上方50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停止加料。除去凸出容量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试验过程中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3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6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然后装入第三层,第三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平行)。试样装填完毕,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的试样,并用适合的颗粒填平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与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0g。

    ④容量筒校准。将温度为(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筒口推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0g。容量筒容积按式(2.8)计算,精确至1mL。

    

    

    4)结果整理

    ①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式(2.9)计算,精确至10kg/m3

    

    ②空隙率按式(2.10)计算,精确至1%:

    

    ③堆积密度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2.7 粗集料压碎指标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建设工程(水工建筑物除外)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碎石压碎指标的测试。

    2)仪器设备

    ①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误差2%;

    ②受压试模(压碎指标测定仪):如图2.1所示;

    ③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④方孔筛:孔径分别为19.0mm、9.5mm、2.36mm筛各一只;

    ⑤垫棒:10mm、长500mm圆钢。

    

图2.1 压碎指标测定仪

1—把手;2—加压头;3—圆模;4—底盘;5—手把

    3)试验步骤

    ①取样,将试样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及小于9.5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3份备用。当试样中粒径在9.5~19.0mm的颗粒不足时,允许将粒径大于19.0mm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9.5~19.0mm的颗粒用作压碎指标试验。

    ②称取试样3000g,精确至1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置于底盘上)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当圆模装不下3000g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

    ③把装有试样的圆模置于压力试验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1g。

    4)结果整理

    ①压碎指标按式(2.11)计算,精确至0.1%:

    

    

    ②以3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的代表值,精确至1%。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2.8 细集料颗粒级配(干筛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析试验测定。本方法适用于建设工程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和普遍砂浆用砂。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筛分。

    2)仪器设备

    ①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②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③方孔筛:规格为150μm、300μm、600μm、1.18mm、2.36mm、4.75mm及9.50mm的筛各一只,并附筛底和筛盖;

    ④摇筛机;

    ⑤搪瓷盘、毛刷等。

    3)试验步骤

    ①取样,筛除大于9.50mm筛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通过的试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

    ③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2.12)计算出的量,否则应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式(2.12)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4)结果整理

    ①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②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与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应重新试验。

    ③砂的细度模数按式(2.13)计算,精确至0.01:

    

    ④累计筛余百分率取2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2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应重新试验。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9 细集料含泥量/石粉含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称为含泥量,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称为石粉含量。

    2)仪器设备

    ①鼓风干燥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②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③方孔筛:孔径75μm及1.18mm的方孔筛各一只;

    ④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⑤搪瓷盘、毛刷等。

    3)试验步骤

    ①取样,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表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黏土与砂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

    ③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④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μ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干燥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0.1g。

    4)结果整理

    细集料的含泥量/石粉含量按式(2.14)计算,精确至0.1%:

    

    以2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代表值,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评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