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幼儿园主题活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幼儿园主题活动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涵

    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它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关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主题活动强调,儿童生活中的世界是以具体的事物为主,儿童所接触的事物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他们需要的是对事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整体的、生活化的认识。所以,主题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和学科领域很宽泛,教师要充分调动儿童群体、教师群体、幼儿园、家庭及社区等多方面资源,创设儿童的学习环境,为主题服务;教师要会发掘与整合教育资源,设计活动方案,在实施时还要关注儿童的学习活动情况,调整活动方案,使主题深化,使儿童获得与主题中心内容相联系的较为完整的经验。

    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一)知识的横向联系

    主题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各个方面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儿童所获得的经验是完整的。主题活动的中心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问题和事件,如水果、超市、蝴蝶、食物等,这些事物通常很自然地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从儿童的角度来说,儿童需要对问题有一个较整体的、生活化的认识,而不是虽然精深但却相互割裂的认识。

    (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主题活动往往整合了幼儿园内外各种与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幼儿园、家庭社区中,有许多丰富的教育资源都需要充分运用到主题活动中。如主题活动 “冬天到了”中就有许多活动是要整合家庭资源的,例如去公园看冬天的落叶、去博物馆看树叶标本等。

    (三)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主题活动涉及面广,多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主题活动中的许多活动都其有探索性,让儿童产生兴趣,边游戏边探索。如主题活动 “神奇的水”中,“观察植物生长”“多喝水”“雨水”等都是和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玩水球”“会航行的船”“会变颜色的水”等都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游戏,儿童在游戏中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

    (四)富有弹性的计划

    主题活动是建立在对儿童已有经验和活动过程的学习状况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而展开的。主题活动的设计不能是死板的,教师要细致考虑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儿童活动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调整计划,所以主题活动的方案是富有弹性的。

    (五)需要刻意遵循儿童 “前学科”知识经验的建构规律

    尽管学前儿童尚只在表象、初级概念的经验层上建构知识经验体系,但他们的学习确实存在不同的领域,而这些不同领域的学习规律、教育规律也是不同的。因此,主题活动无法回避特定领域教育的规律这一问题。要使主题活动发挥对儿童发展的更大价值,就应该遵循儿童 “前学科”知识经验的建构规律,既保证儿童前后学习经验间的联系,又增强儿童学习经验的横向联系与整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