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视网膜解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视网膜解剖

    

    视网膜(Retina)是由神经外胚层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实际是大脑的一部分。视杯分为两层,内层发育为感光层,外层发育为色素上皮。习惯于把面向脉络膜一边称为外层,向玻璃体一边称为内层。

    视网膜本部主要由3种细胞构成:光感受器细胞(第一神经元),双极细胞(第二神经元),神经节细胞(第三神经元)。光感受器细胞又分为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称为神经上皮层。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为传导组织,称为脑层。在脑层中还有协调兴奋的所谓联合组织,即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此外,在视网膜本部还有神经胶质,起支架作用,如Müller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

    视网膜的组织结构极为复杂,由外往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②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图4-2)。

    (一)视网膜色素上皮

    视网膜色素上皮是内单层色素上皮细胞所构成,排列十分规则。细胞呈多角形。细胞大致分为三部分:即顶部、体部和基底部。每只眼有42×105~61×105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无再生能力,细胞凋亡后由邻近的细胞移行,以填补死亡细胞遗留下来的空间。

    以下分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的结构。

    1.细胞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顶部与光感受器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外节紧密邻近,但这两种细胞之间并没有连接。细胞的底部附着在Bruch膜之上。电镜下观察,Bruch膜分5层,由内向外为色素上皮的基底膜、内胶原纤维层、弹力纤维层、外胶原纤维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基底膜。色素上皮的基底膜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而形成。

    

图4-2 视网膜的组织结构分层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基底部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形成许多折叠,称为细胞膜内褶。这种内褶沿着整个细胞基底部均可看到。电子显微镜显示,细胞膜外为低电压的间隙,该间隙将细胞膜与色素上皮的基底膜分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顶部的细胞膜,朝着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方向发出许多长度不同的微绒毛,微绒毛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实为细胞体的延续。微绒毛分为两类:一类细长,这些绒毛延伸至光感受器之间的间隙;另一类粗短,这类绒毛包绕在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外节,形成光感受器外节的鞘膜。微绒毛与光感受器外节之间无细胞连接结构,仅充满黏多糖类细胞基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侧面与其毗邻细胞的细胞膜之间有不同宽度的细胞间隙,细胞间隙起始于基底部,向顶部延伸,在顶部,细胞间隙被粘连小带和紧密连接所封闭,形成所谓视网膜的外屏障。

    2.细胞质 在电子显微镜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胞质中除了可以看到一般常见的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以外,还可以看到许多大的色素颗粒及板层结构包涵体。

    细胞质中含有相当多的线粒体,主要分布在色素上皮细胞的基底部。线粒体的纵切呈杆状,横切呈圆形。线粒体的嵴呈横形排列。

    细胞质中,内质网相当丰富。滑面内质网由管、泡及板层结构所形成。越向视网膜的周边部,滑面内质网减少,粗面内质网增加,在锯齿缘附近,粗面内质网十分显著。

    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色素颗粒,构成了色素上皮细胞的显著特征。色素颗粒分布于细胞的顶部及中段,基底部几乎没有色素颗粒。色素颗粒有多种形态,在细胞顶部为针叶状,在细胞核周围为圆形或椭圆形。

    色素颗粒的主要作用为减少来自巩膜的反射光,捕捉光传导过程中未被光感受器吸收的光子,防止光的散射和反射,使得视网膜成像清晰。

    在顶部细胞质内,可以看到板层包涵体。该包涵体实为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吞噬的视杆细胞外节的膜盘,膜盘结构比较完整。在细胞的基底部盘膜结构巳遭破坏、膜盘与膜盘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膜盘组织浓缩。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光感受器外节末端陈旧的膜盘不断脱落,被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迅速吞噬,而新的膜盘不断地从光感受器外节基底部长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脱落膜盘的功能对视觉细胞外节的更新及维持正常视觉至关重要。

    3.细胞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位于基底部,呈椭圆形,其长轴与基底部平行。细胞核与浆底膜之间有大量的线粒体,几乎没有色素颗粒。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周围为无血管区,其营养来源于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细胞基底部的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形成许多折叠,这就增加了与脉络膜毛细血管接触的面积。顶部的细胞膜发出无数微绒毛,形成致密的网状组织,光感受器外节插入其间,这就形成两层广泛的接触。色素上皮细胞基底部及顶部细胞膜面积的增加和细胞基底部密集的线粒体等,这些特殊结构和其他器官具有滤过液体功能的上皮细胞十分相似,因此视网膜色素上皮是光感受器进行新陈代谢所需物质的重要传递途径。从脉络膜毛细血管向光感受器运送的液体、盐及代谢物质均经过色素上皮细胞。然而,色素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细胞质不相交通,所以色素上皮细胞与光感受器之间的代谢物质传递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细胞外间隙进行的。色素上皮细胞为光感受器细胞外间隙提供了稳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二)视杆与视锥细胞层

    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位于外界膜以外,由粗的内节和细的外节所构成。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外界膜之间的1/2处,为内外节移行部,该处为细长的收缩部,也是内外节连接处,但两部分的细胞膜仍然是延续的。在收缩部,可以看到从内节顶部发出的纤毛,延伸到外节的感受器上。

    此层是视网膜真正的感光部分,细胞属双极细胞。杆细胞和锥细胞核位于外颗粒层,其树突与外网状层的双极细胞树突形成触突,杆细胞和锥细胞在外界膜排成栅状(彩图2)。

    杆细胞由内、外两节组成,外节为圆柱形,折光力很强,含视紫质,为细微神经角蛋白所包围。内节较外节略粗,每一杆细胞伸出一条纤维通过外界膜后与核相连接,其细胞颗粒在外颗粒层。

    锥细胞也分内、外节。外节圆锥形为柱状,其向外伸向色素上皮细胞,内节膨大,直接与锥细胞相连接。

    近代电子显微镜对于杆细胞和锥细胞的研究,发现人眼锥细胞总数为700万,而杆细胞数在7 500万~1.75亿,而杆细胞多数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距中心凹10°视锥细胞迅速减少。黄斑部没有视杆细胞,距中心凹130μm处开始出现。距中心凹5~6mm处,视杆细胞密度达到最高极限,向锯齿缘部,数目继续减少。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锥细胞在中心凹处密度最高,这里锥细胞紧密地挤在很小的面积内,每1mm2锥细胞有150 000万,另一方面视神经纤维总数却只有100万左右,因此每一条神经纤维必须同时传递为数众多的光感受器发生的冲动。

    在新制备的视网膜标本中,视锥细胞长75μm,视杆细胞长120μm。黄斑部的视锥细胞很像视杆细胞,其直径仅为2.5μm。在中心凹边缘,视锥细胞变粗,排列倾斜。向周边部,视锥细胞变短。但视杆细胞的形状,直到远端周边部仍无改变。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组织解剖分为外节、连接部及内节3部分。

    1.视杆细胞外节 视杆细胞外节由一系列的圆盘堆积起来所构成。电镜下显示,一根视杆细胞由600~1 000个圆盘重叠排列起来所组成。圆盘周围为视杆细胞的细胞膜所包绕,但圆盘与细胞膜不连接。圆盘与视杆细胞外节的长轴成直角。每一个圆盘由两个单位膜构成,两个单位膜在末端相连接。单位膜包绕的腔隙,称为盘内腔隙。盘内腔隙的宽度均匀一致,但其周边部分增宽。在圆盘中央部,每层单位膜的厚度平均为5.5~6.5nm,其边缘为7~8nm。盘内腔隙大约为10nm。为此,每个圆盘的整个厚度为22.5~24.5nm。两个圆盘之间的腔隙,称为圆盘间腔隙,宽约21nm。

    2.视杆细胞连接部 视杆细胞的连接部将内节与外节连接起来。该连接部长约1μm,为视杆细胞最细的部分,其直径由2.5μm减少到0.3μm。连接部由连接纤毛、纤毛周围的细胞质及细胞膜所构成。

    连接纤毛起始于内节椭圆体胞浆中的基础小体,然后延伸到外节。基础小体中部发出辐轮状的突起向细胞质延伸。对纤毛来说,这种突起可能起到根的作用,是一种稳定装置。

    连接纤毛由9组重叠的管子组成,排列成环形。这些管子进入外节以后逐渐变细,在外节顶部,一部分消失,一部分仍可看到。根微丝束起始于基础小体的两个中心粒,向内伸延,穿过椭圆体,进入视肌样质,消失于细胞质内。

    3.视杆细胞内节 视杆细胞内节为长圆筒形,由外部的椭圆体及内部的视肌样质所组成。椭圆体由连接部与外节相连接,视肌样质与外核层内的细胞体相连接。

    电镜下观察,椭圆体内有相当多的线粒体,此外,在椭圆体的细胞质内还有糖原、滑面内质网的泡、神经小管、神经微丝及游离核糖体。内节的细胞膜经连接部与外节的细胞膜相延续。

    在视肌样质的细胞质内,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滑面内质网,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泡。也可看到粗面内质网。在靠近外界膜处,有许多高尔基体的空泡。游离核糖体往往形成多聚核糖体。也可以看到少量的线粒体。细胞质中的神经小管,其走行与视杆细胞轴的方向一致,相邻的视杆细胞内节被Müller细胞延伸的微绒毛所分隔,相互之间没有直接接触。这种外界膜以外的Müller细胞微绒毛,称为纤维栏。

    4.视锥细胞外节 视锥细胞外节的组织结构与视杆细胞基本相同,但视锥细胞的内侧段比其外侧段粗,所以形成特殊的锥体形。视锥细胞外节比视杆细胞外节短,因此,视锥细胞外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长指状绒毛突的接触是松散的。视锥细胞圆盘基本结构与视杆细胞相同。在黄斑部,每一个视锥细胞外节有1 000~1 200个圆盘。视锥细胞圆盘内间隙与圆盘间隙的宽度与视杆细胞有所不同,视锥细胞圆盘内间隙约4nm(视杆细胞为10nm),盘膜厚5nm(视杆细胞为6.5nm),圆盘间的间隙约18nm(视杆细胞为21nm)。

    5.视锥细胞的连接纤毛 视锥细胞的连接纤毛结构、排列与视杆细胞相同,但比视杆细胞纤毛短些。

    6.视锥细胞内节 视锥细胞内节也是由椭圆体与视肌样质所组成。视锥细胞内节较宽,比视杆细胞内节更显圆锥形。视锥细胞椭圆体因含线粒体较多,所以更显丰满。黄斑部视锥细胞内节变长变细,反之,黄斑部以外呈明显的锥体形。视锥细胞椭圆体内的线粒体比视杆细胞更致密,每个横切面有200~300个线粒体。线粒体长轴与细胞方向—致,线粒体嵴也与细胞方向一致。

    视锥细胞的视肌样质结构与视杆细胞大致相同。视锥细胞内节也被Müller细胞的微绒毛所环绕,这些微绒毛是外界膜以外的纤维栏。

    (三)外界膜

    光镜下观察认为外界膜是一层具有网眼的薄膜,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内节穿过其网眼。外界膜从视盘边缘起,延伸至锯齿缘。

    Arey(1932)首先提出,外界膜并非一般概念的膜,而是由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细胞膜与Müller细胞相连接的终末带。Cohen(1965)及Spitznas(1970)在电镜下观察灵长目动物及人眼视网膜,相继证实了Arey的见解,外界膜为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粘连小带所构成。总之,经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现在了解清楚外界膜并不是一层膜,而是由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粘连小带所构成。这些粘连小带为光感受器(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内节)和Müller细胞、Müller细胞与Müller细胞及光感受器与光感受器之间的连接结构。

    (四)外核层

    外核层包括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细胞体,其细胞体具有细胞核及细胞质。从细胞体发出的轴突伸向外网状层,与双极细胞及水平细胞相突触。

    靠近视盘鼻侧,外核层厚约45μm,有8~9层细胞核,越向周边部,外核层逐渐变薄,细胞核层次减少。在视盘颞侧旁,外核层较薄,厚约22μm,只有4层细胞核。在黄斑中心凹部,外核层增厚到50μm,有10层细胞核,均为视锥细胞细胞核。除锯齿缘外,视网膜的其他部位,其厚度约27μm,有5层细胞核,其中靠近外界膜的一层为视锥细胞细胞核。

    视杆细胞核呈圆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约5.5μm,核内染色质散在分布,往往可以看到一个核仁。视锥细胞细胞核也略呈椭圆形,比视杆细胞核大,短径和长径分别为5μm和7μm。视锥细胞细胞核包含的异染色体比视杆细胞核少。偶尔,视锥细胞细胞核移位到外界膜以外,此为黄斑区的一种正常变异。

    视杆与视锥细胞细胞体的胞质结构基本相同。向外界膜延伸的部分,称为视杆细胞外纤维或视锥细胞外纤维。细胞质内包含一些长的线粒体及大小不等的滑面内质网空泡。偶尔也可看到粗面内质网,并可见游离核糖体。在细胞核周围排列着许多神经管,神经管占据细胞体的大部分,神经管延伸进入轴突。

    (五)外丛状层

    外丛状层为疏松的网状结构,是光感受器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细胞的终末和双极细胞树突及水平细胞突起相连接的突触部位。该突触部位是视觉信息处理与传递的基本结构。此外,还包含有Müller细胞的突起。

    黄斑部的外丛状层最厚,约51μm,这是由于黄斑部的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发出的轴突最长,且走行方向倾斜,在中心凹者轴突走向几乎与外界膜平行,失去网状结构,而呈纤维样外观,所以黄斑部的外丛状层称为Henle纤维层,黄斑部以外,外丛状层变薄,约2μm厚。由于光感受器数目的减少,赤道部以外的外丛状层变得更薄。

    外丛状层分为2部分:①外区,包括起始于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细胞体发出的轴突,称为视杆细胞内纤维及视锥细胞内纤维,此外,还有Müller细胞的突起;②中区,包括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轴突的末端,视杆细胞轴突的末端呈梨形小球,称为视杆小球,视锥轴突的末端呈扁平的棱锥形,称为视锥小足;③内区,为双极细胞树突、水平细胞突起及Müller细胞突起所占有。

    (六)内核层

    内核层有4种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Müller细胞及无长突细胞。无长突细胞及水平细胞有长的分支与其他细胞相突触,可能使视网膜的功能协调一致。双极细胞组成了传导系统第一神经元。Müller细胞对视网膜起支持及营养作用。

    内核层细胞按层次排列,最外层为水平细胞的胞体,与外丛状层相毗邻。外中间层为双极细胞,内中间层为Müller细胞体,最内层为无长突细胞,与内丛状层相毗邻。

    (七)内丛状层

    内丛状层主要是视网膜脑神经第一神经元与第二神经元的连接处,由内核层与神经节细胞层的许多突起所构成,是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与神经节细胞相突触的部位。偶尔可以看到移位而来的神经节细胞与无长突细胞的细胞核及星形胶质细胞。在内丛状层,特别是无长突细胞突起,含有许多乙酰胆碱酯酶,该酶在神经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内丛状层厚18~36μm。黄斑中心凹部没有内丛状层。该层内毛细血管形成网,与内核层毛细血管网相连续。

    内丛状层中观察到的所有突触或由双极细胞终末或由无长突细胞突起形成。

    (八)神经节细胞层

    该层主要由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组成,此外还有Müller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及视网膜血管分支。神经节细胞为视网膜(脑)的第二神经元。在视网膜大部分区域,神经节细胞仅为一层,但在视盘颞侧变为二层,至黄斑部增加到8~10层。向中心凹方向,神经节细胞又逐渐减少,中心凹部神经节细胞完全消失。

    神经节细胞的细胞体一般呈圆形,大小不等,有些细胞体相当大,直径20~30μm,其细胞核直径约10μm,并含有—个核仁。但大多数细胞体较小,其直径约12μm,细胞核直径为8~9μm。黄斑部的神经节细胞为小型细胞。

    神经节细胞的树突进入内丛状层。其轴突不分枝,向内延伸,其走行方向与视网膜平行,形成神经纤维层,最后形成可见视神经纤维。轴突的大小不等,大的轴突发自大的神经节细胞,小的轴突发自小的神经节细胞。Müller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潜入神经节细胞之间。

    (九)神经纤维层

    神经纤维层主要由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所组成,此外还有传出纤维,Müller纤维,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血管。神经纤维层含有丰富的血管系统为该层的显著特点。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从视网膜各方向延伸到视盘形成视神经。围绕视神经周围的神经纤维层最厚,其厚度20~30μm,向视网膜周边部逐渐变薄,至锯齿缘附近,散在的神经节细胞与神经纤维合并为一层。视网膜鼻侧的神经纤维直接到达视盘;颞侧纤维不穿过黄斑,而呈弧形绕过黄斑达视盘。在水平子午线之上的神经纤维,从黄斑上方绕过;水平线之下的则绕过黄斑的下方。从而在黄斑部颞侧形成一条横缝,神经纤维由此缝呈羽毛状起始。黄斑本身的纤维自其鼻侧直接到视盘的颞侧,组成重要的黄斑乳头束(图4-3)。

    

图4-3 视网膜神经纤维分布

    神经纤维层的神经单位由两种类型的原始纤维组成:传入纤维,把冲动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传入大脑;传出纤维,从大脑发出的冲动传到视网膜。传出纤维的细胞核位于大脑的Isthmo-opticus核区,所发出的轴突,即传出纤维,穿过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在内丛状层分支,沿内核层边界,包绕无长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或终止于内核层。传出纤维可能具有调节血管的功能。

    神经纤维层的轴突是透明的无髓磷脂纤维,偶尔也可带有小量的髓磷脂。神经纤维层轴突的横切面大小不等,变化为0.6~2.0μm。其细胞质包含许多神经微丝、神经微管、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

    神经纤维层的轴突往往被神经胶质细胞或Müller细胞的分支所包绕,但也有些轴突没有被神经胶质或Müller细胞包绕,而是轴突与轴突之间的细胞膜相连接。在接近内界膜处,神经纤维被Müller细胞的分支部分与内界膜分隔,偶尔也被神经胶质的突起所分隔。

    视网膜神经胶质分为4类:星形细胞;血管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网织内皮组织的微小胶质细胞。视网膜神经胶质对视网膜组织起支持及营养作用,并使不同的神经轴突彼此隔离。

    (十)内界膜

    自19l2年Salzmann始,有许多学者对内界膜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不同的见解,直到1968 年Wolff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他正确揭示了内界膜的组织结构:Müller细胞的基底膜与胶质细胞组成内界膜的主要部分,其余部分由玻璃体纤维及黏多糖类所组成,两者与基底膜相连结。因为玻璃体纤维为胶原纤维,所以Mallory染色呈蓝色。

    内界膜厚1~2μm。其内面(朝玻璃体的一面)完全平滑,外面(朝视网膜的一面)明显不规则,不规则的原因是由于Müller细胞的分支突起附着在内界膜上。

    电子显微镜下显示,Müller细胞突起及一些胶质细胞突起构成视网膜本部最内层的细胞终末端,其终末端的玻璃体面有一层基底膜。基底膜平均厚度为0.5μm,中等电子致密度,由细微的微丝构成。基底膜与Müller细胞的细胞膜紧密相连,或两者之间被窄的间隙分离,间隙中含有黏固糖的物质。玻璃状体的胶原纤维与基底膜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基底膜的厚度。玻璃体胶原纤维可以穿过基底膜的1/2厚度,未穿过基底膜的全层。

    (十一)视网膜特殊部位的结构

    1.视盘 视神经入眼球处称视盘又称视神经乳头,即视网膜神经纤维穿过筛板与视神经相连接之处,也是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入口处。视神经中央有一凹陷,名为生理凹陷。正常视盘和视网膜在同一平面上,视盘呈椭圆形,直径约1.5mm。视盘处仅有神经纤维,视网膜其他各层包括Müller纤维和内界膜均不存在,光线落到视盘上不能引起视觉,故称为生理盲点。

    2.黄斑 在视神经乳头颞侧3~4mm处,亦呈卵圆形,中间有中心凹,正对视轴处为黄斑,直径1~3mm(图4-4)。此处外丛状层变厚,纤维走向平行于视网膜表面,称为Henle纤维,视盘黄斑束的神经纤维几乎占视神经全部纤维的一半,由周围向中央,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逐渐变薄乃至消失。该区中央有一小凹称中心凹,这些层次在中心凹周边部增厚,形成稍隆起的边缘。黄斑区的微循环研究表明中央凹区毛细血管由4~6支动、静脉支吻合而成,向外扩展,在中央凹旁有8~12支小动脉和小静脉组成。视网膜毛细血管构成的血管网包含着很多网孔,在接近中央小凹的最内三层网孔是由单层微血管组成,网孔越近中央小凹处越大。黄斑区含有较多的叶黄素,呈暗红色和褐色,此处色素上皮的色素比其他部位致密。

    在中央凹处,视网膜内层逐渐变薄,形成倾斜面,其厚度约为0.37mm,而其中央的中心小凹仅0.13mm厚,该处色素上皮细胞变厚,排列紧密在中央小凹的底部,仅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变为细长,外核层较厚,但在中心小凹处变薄,只有一单层细胞核,光感受器直接暴露于表面,分布着高度密集的纯视锥细胞,其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有15×104个细胞,此处的视锥细胞细而长,形似杆细胞,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图4-5)发现它与其他部位的视锥细胞在结构上有不同,其细胞小根的横纹在内段,线粒体散在内段和外段处,此外Müller纤维水样的胞浆包围在中心视锥细胞周围。中央凹处每一个光感受器细胞与—个双极细胞相连接,一个双极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连接。

    

图4-4 黄斑部纵切面

    

图4-5 黄斑部视锥细胞电镜图

    3.锯齿缘 锯齿缘是视网膜本部终止的锯齿形边缘。视网膜锯齿缘紧密粘连在脉络膜的内面,玻璃体也紧密与锯齿缘内面粘连。

    视网膜锯齿缘部色素上皮细胞变大,形状不规则;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变短,数目减少,距锯齿缘1~2mm两者消失;内、外核层变薄,最后融合为一层;神经节细胞稀疏,与神经纤维层混合为一层,距锯齿缘0.5~1mm二者终止;神经胶质大量增多;外界膜向前延伸于睫状体两层上皮之间。内界膜变薄向前连续于睫状体内界膜;视网膜所有的重要组织均终止于锯齿缘,视觉功能消失。实际上,视网膜色素上皮向前延续于睫状体色素上皮,视网膜本部向前延续于睫状体无色素上皮,二者称为视网膜睫状体部;同样,二者于虹膜后面的延续部称为视网膜虹膜部。

    4.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血管是人体唯一用检眼镜即可直视观察到的血管,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病情的判定。视网膜中央动脉与静脉由视盘处进出眼球,在视网膜内层分支直到锯齿缘,彼此不相吻合。视网膜中央动脉除和Zinn动脉环分支有小吻合外,和脉络膜血管系统几乎完全分离。有时可见Zinn动脉环分支穿出视盘颞侧到达视网膜,即视网膜睫状动脉。

    (1)视网膜动脉血管

    ①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为眼动脉眶内段的分支,在眼球后10~12mm处穿入视神经中央,前行至视盘穿出,分为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动脉,然后又分成若干小支,分布于视网膜直达锯齿缘。视网膜中央动脉属终末动脉,没有侧支吻合。

    ②睫状动脉:包括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自视神经周围穿入巩膜,在脉络膜内逐级分支。睫状后长动脉(long posterior ciliary artery),于视神经的鼻侧与颞侧穿入巩膜,在巩膜上与脉络膜之间到达睫状体部,与睫状前动脉吻合,形成虹膜大环,并有返支向后,与后短动脉吻合。睫状前动脉(anterior ciliary artery),由眼直肌的动脉在肌腱止端处分支,较小的巩膜上支,前行至角膜缘,组成角膜缘血管网,并发出小支至前部球结膜,称为结膜前动脉;小的巩膜内支,穿过巩膜,终止在输淋管周围;大的穿通支,距角膜缘3~5mm,垂直穿过巩膜的脉络膜上腔,到达睫状体,参与组成虹膜大环。

    (2)视网膜静脉血管

    ①视网膜中央静脉(central retinal vein,CRV):视网膜静脉与动脉分布一致,动脉颜色较红,管径较细;静脉颜色较暗,管径较粗,二者之比约为2∶3。收集视网膜内层的静脉血液回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裂入海绵窦。少数可不经眼上静脉直接进入海绵窦。

    ②涡静脉(vortex vein):4~6条,收集部分虹膜、睫状体和全部脉络膜血液,于眼球赤道部后方穿出巩膜,经眼上、下静脉进入海绵窦。

    ③睫状前静脉(anterior ciliary vein):收集虹膜、睫状体和巩膜的血液,经眼上、下静脉进入海绵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