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谏迎佛骨表》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谏迎佛骨表》

    

    韩江水奔腾流淌,笔架山蜿蜒曲折,师生八人,跨过广济桥,向着广东省潮州市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的韩文公祠进发。

    来到祠前广场,姚老师提醒同学们缓步而行,边走边介绍: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韩文公祠是潮州有史以来第一个祠堂。”

    听着姚老师的介绍,大家仰望韩山,韩文公祠掩映在树木葱茏间,而一座古书形的石雕赫然在目。

    张翔飞奔石雕,然后向着大家喊道:“看,这上面刻的是韩愈《进学解》里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却会因为嬉戏玩闹而荒废;做事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却会因为随随便便而失败。”解说的任务自然非语文课代表莫属。

    “你再这么活蹦乱跳,就要成为‘荒于嬉’和‘毁于随’的杰出代言人了。”王迪自然不会放过调侃张翔的机会。

    “到底谁是‘荒于嬉’和‘毁于随’的代言人还不一定的,你玩游戏可比我更厉害。”张翔反驳道。

    李毅诚没理两人,扶了扶眼镜,用看似询问实则肯定的口气说:“将这句名言刻在起始点,是不是提醒我们游览韩文公祠不要只沉迷于韩山的美景,更要像韩文公一样勤奋,并思考祠内关于韩文公留下的点点滴滴?”

    “勤奋加深思,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我们此次‘哲学之旅’要想有所获,也离不开‘勤’与‘思’。现在我们开始登山,也开始攀登韩愈的哲学思想这座高山吧。”

    郑老师的话极富鼓动性,同学们精神百倍地开始攀登。

    大家拾级而上,来到正门,只见正门上“韩文公祠”四个大字。

    姚老师清了清嗓子,面向大家,说道:“大家往上看,韩祠依山而建,层次分明,它分成两落,前落是韩祠的主体,后落是侍郎阁。现在我们开始沿石级而上,大家登的时候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级台阶。这里面可暗藏玄机哦。”

    一个“暗藏玄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大家兴致勃勃地一步一层台阶地数着。

    “1、2、3……51。”终于来到韩祠门前,大家报出了台阶数。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呢?”“51级台阶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同学们纷纷问道。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公元819年被贬潮州,来潮州时刚好51岁。”姚老师揭开谜底。

    “哦,原来如此!”

    “那韩愈为什么会在51岁时还被贬潮州呢?”同学们继续追问。

    “大家还记得韩愈的那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吗?”语文老师很高兴能现场讲解诗歌了。

    同学们当然不会忘记,齐声背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在这首诗里其实韩愈已经把被贬的原因都说清楚了。谁来解说一下?”姚老师又要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了。

    大家都看着周婧雨。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是说韩愈早晨写了一封奏章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到八千里之外的潮阳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是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周婧雨解释道。

    “韩愈要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情,怎么皇帝还要把他给贬官了?”王迪不解。

    “我们前几天从洛阳到少林寺到五祖寺再到南华寺,一路南来,探讨了佛教的一些教义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知道佛教在南北朝和隋唐时在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姚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王迪的问题,而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长安附近有个凤翔县,凤翔县有个法门寺,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珍藏一节手指骨。传说这节手指骨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这座塔平时不开启,只能30年一开,一旦开启,能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到了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即公元819年,正逢30年的开启之日。当年正月,唐宪宗让人迎佛骨入宫供奉三天,再送到各个寺院供奉。上行下效,无论大臣还是百姓,整个长安城都为之疯狂。韩愈看到种种因迎佛骨而发生的怪诞事,忧心忡忡,担心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家国不存,于是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说,历代崇信佛教的帝王,不是国破家亡,就是身死名裂。供佛本来是为了祈福,结果却因此得祸。因此韩愈要求宪宗把这节手指骨烧掉,‘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郑老师加入讨论,“在整个社会事佛到了疯狂的地步时,众人皆醉,韩愈独醒,他也因此得祸。唐宪宗看完后,从牙缝中蹦出一个字:‘杀!’”

    “啊!”同学们惊呼。

    “有几位大臣为韩愈说情,苦苦哀求宪宗道:韩愈虽然让您生气,应该判罪,但也是因为他内心很诚恳,不怕被您处置,否则他干吗这么吃力不讨好?请宽恕他以显示您的大度,这样会鼓励其他上书言事的人。宪宗恨恨地说:韩愈说我过度信仰佛教,我可以宽容,他干吗说东汉之后皇帝信佛的都短命,这岂不是太荒谬了,作为臣子如此狂妄,不能原谅!于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当年可是蛮荒、瘴疠之地,被贬于此,不说心情上会失落,身体也会吃不消的。何况当年韩愈已经51岁。因此他才对来送他的侄孙韩湘说‘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说完,姚老师轻声一叹。

    片刻的沉默后,李毅诚问道:“韩愈这件事与他的哲学思想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样的,韩愈的这篇文章是他给宪宗的谏文,从阅读对象上说,给皇帝说哲学思想上的道理,远不如说历史上的实例和分析现实利害来得有力。这篇文章处处戳到宪宗的痛处,所以宪宗才恨不得杀了韩愈。”姚老师从文章阅读对象的角度分析道。

    “当然,这件事肯定是与韩愈的哲学思想相关的。我们继续参观,就能探讨到韩愈反对佛、道二教的思想武器了。”郑老师简单几句话,就将大家的思考引导到哲学的方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