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意义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意义

    要想搞清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意义,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劣币,什么是良币。劣币是指价值不同的金属货币被赋予同等的偿付能力时,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必然会取代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良币则指的是实际价格较高的那部分货币。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又称“格雷欣法则”,在经济学上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因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这个概念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顾问托马斯·格雷欣爵士提出来的。那么,它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每一个正值花季,肤白貌美的姑娘都不乏一大票追求者。这些追求者个个怀有十八般武艺,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给四位追求者进行编号。一号追求者又帅又有才,是男神级别的;二号追求者的竞争力在于非常有钱;三号追求者条件平平,跟前两位相比实在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四号追求者的条件比三号还差,是四个人里最差的一个。

    他们四个人平日里非常仰慕女主角,纷纷发起猛烈的追求攻势。在这里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女主角,你该如何选择?如果让你给这四个人排序的话,你会怎么排?

    大多数人会将一、二号男嘉宾置于相同的位置上,三其次,四排在最后。当然,也有不注重钱财或外表的,那部分先不做探讨。

    公主最后都嫁给了王子,那是在童话里。现实的版本是什么呢?是公主傲娇且矜持惯了,常常做出和内心想法不相符的行为来。而一号、二号追求者呢,他们的身边也不乏追求者,一来二去,两人觉得没意思,也就在态度上变得冷淡了。当然,这两个人本就是人中龙凤,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们的选择还有很多,所以也就不会把精力都用在追求女主这件事情上,显得过于自我。

    三号追求者呢,虽然各方面平平,但也不至于自卑,即便追求女主,也是得过且过,不是十分上心。四号追求者就不同了,他深知自身条件有限制,没有广泛撒网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集中火力猛攻,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了。

    可能故事发展到这里,一号和二号早已因为耐心用尽而闪人了;三号也觉得没有希望,换了其他目标;只有四号,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默默坚持了数年。女主年华逝去,美丽的外表也沾染了岁月的沧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唯有从了四号追求者。

    这个故事听上去陌生吗?其实一点也不,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确有发生。这个故事如果放在经济学领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为什么女主角最后会选择四号追求者,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并不知道四号追求者是“劣币”。这也就为劣币驱逐良币提供了一个前提:信息不对称。

    汉灭了秦之后,开始的时候沿袭着秦朝的制度,“半两”钱为八铢。不久之后认为这种钱太重了,又铸造了“荚”钱。“荚”钱在重量上虽然轻了许多,但仍被叫作“半两”钱。用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因为它过于轻了,又极度不踏实。没办法,最后只好又重新启用了八铢钱。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和前面例子不同的是,这说明的是良币驱逐劣币的道理。虽然表面上都号称半两钱,但荚钱和八铢钱则分别为劣币和良币的代言人。但在“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的情况下,劣币是很难流通的。久而久之,代替劣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还是良币。

    因此,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短期内,劣币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驱逐了良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劣币最终还是要让位于良币。良币作为流通的货币才是一种常态。

    因此,要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就要先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切勿让心怀不轨之人钻了空子。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