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凸显问题意识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凸显问题意识

凸显问题意识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凸显问题意识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曾针对延安时期党内存在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不正文风对“问题”有过精彩的剖析,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所具备的问题意识而言极有指导意义。他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这里所讲的分析过程,是指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常常问题是提出了,但还不能解决,就是因为还没有暴露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因为还没有经过这种系统的周密的分析过程,因而问题的面貌还不明晰,还不能做综合工作,也就不能好好地解决问题。”[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推进的思路,其深蕴的共识正在于从事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问题意识,有问题才有研究动因,才能形成研究的课题,才能产生创新成果。问题意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至关重要,因为问题自身就是时代和社会现实的高度凝结,既能面向现实彰显时代精神而且又能面向未来开启新的方向,所以对于有志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工作者而言不可或缺。

    其一,问题具有的时代性。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期,都会面临一系列具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感知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把握这些问题,是提高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标志。马克思就曾指出,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5]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把握和回答世界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则显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研究是从问题开始,创新也是从问题开始。理论不能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便是无用的理论,理论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受检验和不断深化、发展。问题存在于生活实际中,而不是存在于学科体系中,学科体系是为研究问题服务的,而不能反过来,这也就是歌德说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要发现问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实际、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要富有同情心和人文关怀,富有正义感和使命感,还要有吃苦精神和毅力,在不疑处存疑、在熟知处求异,否则问题在身边也不一定能捕捉住。鲍曼针对全球化时代的弊病,对此有精彩的阐释,他说:“我们现代文明的当代状况所存在的问题是它已停止了拷问自己。……毕竟,问对了问题就使命运与目标,漂荡与旅行成了天壤之别。对表面上无可非议的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前提的提出质疑,这可以说是我们对人类同胞和我们自己的当务之急应尽的义务。”[6]确实,脱离时代而去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不可能产生好作品,产生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其二,问题具有的建构性。建构性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对问题的研究中从当下问题中超拔出来,发现问题中蕴含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从而或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新的学科,或对未来做出预测,所谓找准了合理的问题,就能对所研究的课题予以准确定向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正如康德所论述的,“知道应该以合理的方式提出什么问题,这已经是明智与洞见的一个重要的和必要的证明。因为,如果问题本身是荒谬的,并且所要求的回答又是不必要的,那么这问题除了使提问者感到羞耻之外,有时还会有害处,即诱使不小心的听众作出荒谬的回答,并呈现出这种可笑的景象,即一个人(如古人所说过的)在挤公山羊的奶,另一个人拿筛子去接”[7]。问题的建构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方面:

    首先,整合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要立足国情、融贯中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中进行的,首要的当然是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但是,仅此显然不行,我们还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要引进外国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但不能简单地模仿他国,照搬照抄,要以面向中国的国情和现实问题为主,真正弄懂、弄通,对利弊得失研究清楚,才能为我所用。要采取鲁迅先生告诫的“拿来主义”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作为人类文化精髓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彻里彻外彻头彻尾”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伟大理论飞跃,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其次,预测功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要有前瞻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不是简单针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简单意见表达,向上级、领导或委托单位撰写的情况反映(综述)、调研报告和完成政府部门招标的为现实服务的课题。对当前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固然很重要,但这些“应时应景”的现实向度与真正科学探索创新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和本质区别,真正科学探索创新则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指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预示事物发展的前景。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预测。虽然有些预测不一定成为现实,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警示的作用,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例如,20世纪60年代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危机的预测——增长的极限,尽管没有完全成为现实,但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的改善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刻变革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价值不可估量。当前,中国也面临诸多变化、问题和挑战,更需要前瞻性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以当今中国的这诸多问题为中心,产生一大批具有创新性、预测性研究成果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无疑也是更具价值的研究和创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