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生理盲点的测定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理盲点的测定

生理盲点的测定_生理学实验

    实验十八 生理盲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

    在实验条件下证明盲点的存在,并测出盲点的大小和位置。

    实验原理

    视神经自视网膜穿出的部位称为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细胞,外来光线作用不能感受,不会引起视觉,在生理学上称为盲点。由于盲点的存在,视野中也必然存在盲点的投射区。某些视觉器官的疾病,可在视野中检查出异常的病理性盲点。因此,盲点的测定是了解视觉功能的一种方法。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盲点投射区的范围,依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即可计算出盲点的大小和位置。

    实验对象

    人。

    实验器材

    白纸、黑墨水笔、铅笔、米尺、遮光板。

    实验步骤与实验观察项目

    (1)将一张白纸固定在墙上,令被测者立于纸前50cm处,在纸的左边与被测眼相平行处,用黑墨水笔画一个“+”号。

    (2)令被测者用遮光板遮住左眼,右眼固定地注视“+”号。测试者取一支用白纸包裹只露出黑色笔尖的铅笔,将铅笔尖由“+”字沿水平线慢慢地向右侧移动(此时被测者右眼必须始终注视“+”字,不得随笔移动)。当被测者突然看不见笔尖时,测试者就在该处做一记号,然后将笔尖继续向右慢慢移动;当被测者又突然看见时,则在此处再做一记号。这两个记号就是投射到盲点的光线在这一条线上的起点和终点,这两点的距离就是水平方向的右眼盲点的投射直径。由盲点投射直径的中心点起,沿着各个方向移动笔尖,可测得各条线上的起点和终点,将所记下的各点依次连接起来,就是被测者右眼盲点投射区域(图3-21)。

    (3)用步骤(2)中的方法,可测出左眼盲点的投射区域。

    (4)依照下列公式,计算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和盲点的直径。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mm)=盲点投射区与“+”字的距离×(15/500)

    盲点的直径(mm)=盲点投射区的直径×(15/500)

    img78

    

    图3-21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和盲点的直径示意图

    注意事项

    (1)测试时,被测者的眼必须始终注视“+”号,不得随笔尖移动。

    (2)被测眼必须与白纸保持一定的距离(50cm),不能随意变动。

    思考题

    1.实验证明两眼都存在盲点,为什么平时我们注视物体时没有发现盲点的存在?

    2.盲点检测有何临床意义?

    (张保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