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修身至心,授业于人—一名大专毕业生的人生补习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修身至心,授业于人—一名大专毕业生的人生补习

    第四节 修身至心,授业于人—一名大专毕业生的人生补习

    本节要点:

    规划人生,设定目标

    学会严谨做事

    先后通过二级、一级日语等级考试

    回国后当上了培训学校教师

    目标的“期望强度”分析

    知恩图报

    徐云,女,1988年5月出生,山东省宁阳县人,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日本静冈县塑料成型生产会社研修和技能实习。

    徐云2007年大专毕业后,在泰安的一家工厂打工。2008年在她过完20岁生日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缺点什么,感觉目前的工作并不是自己今后的职业梦想。那么,自己的理想、目标在哪里?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她经过反复思考,选择了赴日研修和技能实习。

    规划人生设定目标

    徐云在培训学校四个月的学习,开阔了思路,启迪了思想,当她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深感自身的浅薄与无奈,渴望用全新的阅历、充实的知识和富有挑战的打拼来填充自身的苍白。于是她在学校的辅导下规划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希望在迈入30岁门槛时,手捧丰硕的果实,真正做到青春无悔。正是从那时起,她给自己制定了人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是到国外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二是学习日本的先进管理和技术,学习日本人的工作态度,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三是利用三年时间刻苦学习日语及日本文化,争取拿到日语一级合格证书。通过上述计划的实现,为回国后工作打下基础。她坚信只要努力,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超越的。

    2009年1月,徐云被派到静冈县的一家汽车配件工厂研修,一段实现人生转折的经历由此开始。

    img33

    学会严谨做事

    最初徐云被分配在装配车间工作,切割产品上多余的端子。一年后,又换到工作环境稍微艰苦的成形车间,这个车间的要求比装配车间更严格,每个动作都要按照规定操作。

    在工作中,徐云深切地感受到日本人做事的认真与严谨。每个人不仅上班时会早到十几分钟,下班时也会打扫好卫生,擦干净用过的工具,并放回原处,同时准备好第二天工作用的材料。对于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哪怕是一根头发,当他们不确定头发掉到哪里的情况下,会将当天要出货的产品都翻检一遍,直到找到那根头发,把头发放进塑料袋交给质检员。让徐云想不到的是,工场里男性员工粗大的双手干起活来是那样的灵巧和仔细,每个动作能做到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对一些玻璃钢易损产品,先用抗拉性较强的纯白色包装纸进行包裹,再用线缠绕,并对头、尾等局部进行单独加固,再放入垫着泡沫塑料、包装纸的箱内进行再加固。由于包装工作的需要,他们时而席地而坐,时而躺跪于地,时而将包装箱抱起百般呵护,这一切徐云都看在眼里,也深深地留在心里,在无形中也改变了自己。

    超常安排攻克语言难关

    徐云到日本后,发现自己的口语能力无法适应工作、生活的需要。为了尽快提高日语水平,她对自己做出严格的安排: 1.坚持每天看电视,记下不明白不熟悉的单词,再去查字典翻书本。2.晚上睡觉之前看两小时书,把想说的事情用日语写出来,读很多遍,最后把它背过。3.坚持每天写日记,把自己的感受都用日语写出来,拿到会社让日本员工帮助修改,有的问题会社的日本员工解释不清楚,就用写信方式请教研修中心的日语老师。4.利用休息时间和日本人多交流,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随着学习的进步,她增强了自信心,先后报考了日语二级和一级等级考试。在备考学习中,除了上班,其它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学习上,别人看电影时她在看书,别人喝咖啡时她在看书,别人逛街时她在看书,别人睡觉时她还在看书。有时候实在是弄不明白了,就去会社的办公室找学历高的日本员工,让他们给解释。

    最让徐云记忆深刻的是,拿到一级等级考试的成绩通知单时,手在不停地发抖,小心翼翼地打开,当看到“合格”两个字时,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

    回国获奖授业于人

    回国后,徐云作为一名优秀技能实习生参加了经营公司召开的优秀技能实习生表彰大会,获得荣誉证书和10万日元的奖金。徐云技能实习的监理团体也发来了祝贺电报,并发给放奖金。面对上百名即将赴日的在培学员,回顾在日本的研修、实习生活,与大家共同分享三年的耕耘与收获,她对自己作了这样的总结:“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人生要有奋斗的目标;对追求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对社会要有感恩的心态。”

    徐云希望把更多的体会告诉学员们,把自己学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让他们知道作为技能实习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通过三年的努力,改变未来三十年的生活是可以实现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奋斗,就可以在经营公司提供的这个平台上找到人生的新座标。

    现在,徐云的愿望实现了,她有幸被录取到环太出国人员培训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

    目标的期望强度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目标有很大的威力,会给设立目标的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徐云的成长过程再一次证明,设定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是多么的重要。但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讲,徐云的成才案例不仅仅是“因为设立了目标”那么简单,从中,我们还能感悟到更多的成功启示。

    1.设立目标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起点。徐云在自己20岁生日时,重新分析自己的现实境况,她认为虽然大专毕业进了工厂,但感觉目前的工作并不是今后的职业梦想。于是在她发出“我的理想、目标在哪里”“我的立身之本是什么”的疑问中,开始了寻找自己新的人生定位,进而设定自己准确的职业生涯目标。这说明,设立目标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起点。正如当你有了地图和指南针的时候,你依然会迷失方向,只有当你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时,地图和指南针才能起作用。分析你的起点,就是要分析你现在所处的境况和达成目标的条件。

    2.目标的“期望强度”。设立了目标,并不等于成功。心理学有一个“期望强度”的概念,即一个人在实现自己期望达成的预定目标过程中,面对各种付出与挑战所能承受的心理限度,或是期望的牢固程度。你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强度将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够达到目标。

    徐云显然是践行100%期望强度的成功案例,她怀着一定要成功的欲望,用超常的办法为达到目标而竭尽全力,她几乎用上了所有能用的学习途径,几乎拿出了全部的业余时间来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备考日语等级考试证书。正因为她始终抱着一定要成功的信念,有足够牢固的期望强度,才使她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永不言败,直到成功。

    3.目标“期望强度”的对比。见下表:

    

    目标期望强度对比表

    img34

    知恩图报

    中国有许多知恩图报的古老故事,徐云“修身至心,授业于人”的故事,诠释的是现代版的知恩图报,她感怀于社会的知遇,感恩于经营公司、培训学校和日本研修、实习会社的培养教育,这成为她立志献身于技能实习生教育事业,让更多当年的“徐云”走上成才之路的思想动因。这是一种更高起点的知恩图报,这是一种人文关怀的高尚情操,体现了新生代优秀技能实习生的价值取向。

    提倡和推崇知恩图报,已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流传至今。然而,在一些技能实习生当中,知恩图报并未形成风气,感恩的心态并不自觉,竟有个别技能实习生完全忘记了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甚至把恩惠于他的人作为继续索要好处的对象,成为一个只贪图个人利益的人,违背了起码的做人道德,令人反感。解析徐云的感恩心态,应该让学员们懂得,他人帮助自己是一种爱的付出,一种无私的援助,只有以纯洁的心境去感知他人给予的恩惠,才能记住并报答他人的恩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