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新闻线索的来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闻线索的来源

    二、新闻线索的来源

    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的简单的、不完整的、不具体的甚至是不确切的信息。当然,新闻线索也不完全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来自能提供新闻事实的渠道,这些渠道主要有:

    (一)从党和政府的文件,从各种会议上,从各级领导机关和负责同志那里得到新闻线索

    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上,常常涉及一些典型的事件、经验、人物,有的从表扬的角度说的,有的是从批评的角度说的,有的是从通报情况的角度说的,但大都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为广大群众所关心,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事例和人物是可以当做新闻线索去进一步采访,并能写成新闻(制作节目)公开发表。比如,每年一次的全国高考招生人数,2010年是657万,比2009年增加3%,这个数字是由教育部在相应的会议上宣布的,完全可以作为新闻线索或选题开发出许多新闻报道来。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在2007年4月4日的一次会议上提供情况说:自从该局原局长郑筱萸(不久,被处以极刑,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二个被处以极刑的正部级官员)被移交司法部门之后,全局开展了一次自查自纠的廉政教育,废除了不合理的规章,制定了药品审批的新规定,退出过去接受的260多万元的“红包”……这些情况是从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口里说出的,完全可以成为新闻线索,进而进行继续采访。

    (二)从记者的耳闻目睹、观察思考、日常积累中发现新闻线索

    记者虽然也有上下班的时间,但是在班内或是在班外,他(她)的工作不应该停止,不少新闻线索是在记者的社会交往、度假休闲、聚会闲谈中知道的,有些是在工作实践中、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理念是可以借鉴的,记者曰:“处处留心皆新闻。”记者是社会成员中的一个普通分子,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一样要乘车、逛商场、游公园、看演出、买菜做饭……在这些日常琐事中,只要记者注意观察和思考,不少新闻线索也时常能信手拈来。比如在南京市江宁区的一条大街上,有三个大型超市肩并肩地坐落在一起,天天对外开放。可是有一天,两边的两家超市照常开张,中间的这家大型超市却没有开门。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现象,这就是一个新闻线索,当记者的就应该看在眼里,对这种变化感兴趣,探询为什么“关门”,“关门”的后面就会有新闻。

    职业记者的眼睛,应该跟常人的眼睛有所不一样,要承担更多的负荷,要多观察、勤观察、细观察。并且要有两种眼光观察:一种是孩童的眼光,看到新的事物、新的情况,总要问个为什么?一种是智者的眼光,见常人所未见,想常人所未想。别人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的,记者看到了就应该引起注意。有心计的记者,他(她)的眼睛和耳朵是不能休息的。在平时的观察和听闻中,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一旦平时积累的情况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新闻线索,顺藤摸瓜,便是新闻。

    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电视新闻一等奖的“为少数民族服务的特别班车”的新闻题材,就是记者在某个部队的篮球场上看到一辆扎有帆布棚的卡车,经询问得知,原来这辆车是免费接送当地少数民族孩子上、下学而安排的,在当地有口皆碑。

    因此,我们可以说,记者的办公室应该在社会上、群众中、生活里,不是在电视台的大楼里。

    (三)从记者自己的“信息联络网”中获取线索

    21世纪,全球进入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联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相当多的人都有自己大小不同、疏密不等的“信息联络网”。自然,记者更有自己获取信息的网络,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生动的新闻线索的来源。记者在社会上广泛地建立工作联系,广泛地结交一些朋友,就好像把新闻的触觉伸向四面八方,把观察的视野向外扩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联络网”。社会上一旦出现了新的动态,就能通过这一网络迅速传到记者这里。这样一来,记者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消息灵通人士”,能时刻与现实社会保持着最短的距离。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各大媒体都曾建有各自的通讯员队伍。通讯员是记者耳目的延伸,他们根植于各地实际生活中,战斗在第一线,接触具体的工作,信息是比较灵通的。记者应当经常与一定数量的通讯员保持联系,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弥补自身活动范围的不足,从而及时报道各行各业的各类新闻。近些年来,社会上又出现名曰“新闻线人”的新闻爱好者,他们也是新闻线索的提供者。广大人民群众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基层,他们最了解、最清楚实际情况,因而是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且永不枯竭的源泉。记者要广泛结交这些了解“下情”的朋友,比如基层干部、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活跃分子以及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不管怎样,一个记者接触社会的面总是有限的,但是如果和人民群众有了密切的联系,记者感受新闻线索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信息网络也就越来越宽广。

    比如社会新闻“陕甘宁革命老区庆阳农民×××一人捉了两只狼”、“一群群大雁在黄河兰州段的浅滩上起落”、“中国有色一建职工医院建成花园式医院”,就是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

    记者还要结交一些智囊人物,主要是那些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某种丰富经验和专业特长的人。他们往往能就记者在采访中所涉及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权威的论断。而这些论断恰恰是记者验证感性材料、分析客观事物、支撑采写论点的关键所在。比如专家、学者说的:广州至武汉的高速铁路,最高时速达到394.2公里,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列车;沙漠中的月牙泉实施注水工程后,水位提升了2厘米,其数据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是新闻的采访、写作的核心内容。

    记者不应仅仅把自己当成是写稿匠,还应是社会活动家,要把新闻采写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要主动接触社会,要本着真诚的工作态度、严谨的采访作风、良好的个人信誉与人们交往。唯有如此,记者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线索,开辟出新闻采写的广阔天地来。

    (四)从各类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发现新线索,选择新角度,进行报道

    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各项工作、各种情况的反映和缩影,它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信息,是记者获取线索的一个重要途径。记者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与一般群众相比较,应该有所不同。在接受新闻的同时,要多长一个心眼,注意捕捉各种新闻媒介所提供的、但还没有被充分报道的东西,对于有些较肤浅、表面的报道,记者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进行深挖掘。记者工作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发现与创新,在别人的稿件里发现“新闻”,就像从别人挖出的铜矿里发现金块一样。比如,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对任届次数最多、任期最长的申纪兰(山西农民,也是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一直连续到第十一届的人大代表),在对她的报道如潮的情况下,2010年3月,山西电视台另选角度,报道她跟郭兰英学的一首当地民歌并且进行演唱,以此表达她对家乡、对祖国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从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中发现新闻线索,要注意克服“干炒冷饭”的低俗倾向。如果记者只是单纯地重复某个新闻事实,或只是把事例、文字作简单的修改,而并没有在报道主题和写作角度上进行创新,就很难给受众以全新的信息,反倒有拾人牙慧、落入俗套之嫌。

    (五)从有关部门的通知或提供的情况中,开辟新闻线索

    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各行政机关承担着相应的任务和使命,负责一定范围内的具体工作,对掌管的系统的情况是最熟悉的,所提供的信息也是最权威的。根据情况,政府部门会经常发布一些政令、公告、通告,也会发布有限制或加强执行力度等方面的通知。这些政令、公告、通告、通知的前后,伴随相应的新信息。这些新信息也是新闻线索,也常常是好的新闻题材。比如,要求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大风降温灾害性天气的发布;防汛之前的准备工作;在禽流感发生地点向外三公里的范围内,所有的鸡都要就地扑杀;高速公路××路段至××路段因大雾临时关闭;全国甲型HINI流感病人截至2010年1月底,达到2万多人。凡此种种,都是新闻涉猎的好目标,也是开辟新闻题材的上好园地。

    (六)从编辑部的报道提示和指定的任务中得到线索

    新闻单位的编辑部是记者的“导航台”,在遵照当地党委宣传部指令的基础上,在媒体分管领导的统帅下,它往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和报道中心,编制出一段时间内的报道计划、报道提要。这些计划有的给记者提出了采访的大致方向和注意事项,有的还含有比较明确的新闻线索,有的更是有具体的、有时限的报道任务。依据报道计划,记者的采访就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也能较快地发现大量有用的新闻线索。另外,编辑部有时也直接给记者下达某项临时性的采访任务,这通常是配合形势需要做的“应景式”的、“规定性”的报道,属于重大新闻或系列报道之类。比如,2009年,全世界遇到了金融危机,同样,也波及了整个中国。江苏电视台审时度势,策划了系列节目:“危机中的奋进”,分12集(每集一个城市)报道各个城市如何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保社会稳定、保经济增长的,承担各个城市的报道任务,就是由编辑部分别下达给相关记者的。

    一般说来,从编辑部得到的新闻线索是比较可靠的,是经过编辑部的权衡和筛选后才敲定下来的,能够体现一定时期媒体的编辑方针,有着较高的新闻价值。记者如果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深入实际进行采写,稿件(节目)的采用率也相对较高。但是,记者不能满足于靠编辑部给“米”下锅的消极态度来过日子,不能“守株待兔”,而应积极主动地寻找新闻线索。

    记者是新闻媒体中的外勤人员,他们的一个显著工作特点是“跑”。跑农村、跑城市,跑机关、跑基层;跑生产第一线,跑生活第一线;跑舆论聚焦的地方,跑萧条僻静的地方。“跑”的主要目的在于得到新闻线索,进而得到新闻题材,写(制作)出好的电视(新闻)作品。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寻找线索、采写报道是记者的天职。从职业角度看,新闻线索多,报道题材多,是富有的记者,反之,就是贫穷的记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