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油箱的设计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油箱的设计

    1.油箱的功用和容积V的确定

    油箱的功用有如下几点:

    (1)储存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2)散发油液中的热量;

    (3)逸出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

    (4)沉淀油液中的污物。

    对中小型液压系统来说,油箱顶板还用于安装泵及一些液压元件。

    生产液压泵站的厂家很多,种类繁多,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设计和制造,尚未完全系列化、标准化。目前只有油箱公称容量系列有国家标准JB/T 7938-2010,单位为L:10、25、40、60、80、100、120、160、200、250、315、400、500、600、800、1 000、1 300、1 600、2 000、3 150、4 000、5 000、6 000。

    油箱容积V可取液压泵额定流量q的倍数来估算:

    V=mq  (6-1)

    式中:V的单位为L;q的单位为L/min;低压系统系数m=2~4min,中压系统m=5~7min,高压系统m=6~12min;长、宽、高为600mm×500mm×400mm。

    为使系统回油不致溢出油箱,规定油面高度不超过油箱高度的4/5倍。

    油箱的型号有YZ型、YG型、YZS型、YH型、SE型、HYZ型等多种。

    2.油箱材料

    油箱的材料通常用2.5~5mm碳钢板焊接而成,酸洗后高温喷塑、喷漆,有的油箱内壁还应涂耐油防锈涂料并经防凝水处理,也可采用不锈钢钢板。

    3.油箱的典型结构

    油箱的结构可分为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前者利用设备机体空腔做油箱,散热性不好,维修不方便;后者布置灵活,维修保养方便。

    油箱的形状上除了矩形结构外,还有设计成圆筒形卧式结构,可在卷制的筒体两端焊接标准的椭圆形封头,孔盖在筒体的顶部。

    油箱中可设吸油过滤器(有的不设),为方便清洗过滤器,油箱结构在设计时要考虑拆卸方便。油箱箱盖上应安装空气过滤器,其通气流量不小于泵流量的1.5倍。油箱底部应设底脚。油箱的典型结构如图6-1所示。

    图6-1 油箱的典型结构

    1—吸油管;2—网式过滤器;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顶盖;

    6—液位指示器;7、9—隔板;8—放油塞

    4.其他设计要点

    (1)放油口、清洗窗设置。油箱底部应做成适当斜度,并设置放油塞、阀,以便排油。大油箱还应在侧面设计圆形清洗窗口。

    (2)油箱侧壁要安装液位液温计,以指示最高、最低油位和油温。大尺寸油箱要加焊角板、筋条,以增加刚度。

    (3)隔板设置。吸油管与回油管要用隔板分开,增加油液循环的距离,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分离气泡、沉淀杂质。隔板高度一般取油面高度的3/4。

    (4)吸、回、泄油管设置。吸油管距油箱底面距离H≥2D,距箱壁不小于3D。为防止带入空气,回油管应插入油面以下,距箱底的距离h≥2d,且与排油口成45°角。泄油管应在油面以上。

    (5)蓄能器、油温控制设置。可设蓄能器、热交换器及温度控制器,油箱正常工作温度为15~65℃。

    (6)大中型油箱应设起吊钩或起吊孔。为了防止油液被污染,油箱上各盖板、管口处都要妥善密封,注油器上要加装滤油网,通气孔上要装空气过滤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