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意识的积极成果表现为社会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是指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成果的结晶。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

    其中,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而人类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则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方面,主要指社会的科学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状况;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表现为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这其中尤其是政治思想和道德风尚,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精神文明水平。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紧密相关,互相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一,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早在古代人们就知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第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思想一旦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就可以为物质文明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而精神文明中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精神文明中一个社会的科学教育水平也是创造物质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第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提供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符合社会前进要求的政治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有了社会的安定团结,才可能使人们全身心投入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

    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坚持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大力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提高全民族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我们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能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并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思考题

    1. 怎样理解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2. 请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3. 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请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反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相互关系?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