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它应用电池供电的仪器,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直流电流输入人体产生热量,将神经阻滞凝固而达到阻止其传导的功能,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其应用名称较多,也较为混杂,文献中有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S)、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经皮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nerve stimulation,TNS)、神经电刺激(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ENS)或电神经调节疗法(electrical neuromodulation therapy,ENT),本文采用最常用的TENS这一术语。

    1.TENS以及电刺激镇痛的理论机制研究TENS起初是根据闸门控制学说发展起来的。电刺激镇痛是利用直流电脉冲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周围神经的粗纤维兴奋,传入神经的粗纤维兴奋性高,细纤维兴奋性低,选择一定的电刺激参数作用于粗纤维,通过两个通路起作用。其一是冲动传导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啡肽能神经元,然后释放脑啡肽和内啡肽,起到镇痛的目的;另一个途径是粗纤维兴奋以后,使得“闸门”关闭而产生止痛目的。也有些作者认为,正常状态下的疼痛控制系统需要有某些传入刺激来激活,TENS所给予的强刺激能实现这一目标。此外,脑干中有某些特殊的部位对频率固定的电刺激发生同步反应,可能起到止痛作用。TENS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致痛介质的清除,改善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间接地起到止痛效应。电刺激镇痛方法不仅仅是经皮电刺激,还有硬脊膜外腔电刺激,脊髓脊柱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等,这些技术需要借助于外科手术的协助(本节后部分详细阐述)。

    2.临床应用 TENS可应用在术后疼痛、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其他轻到中度的肿瘤疼痛的患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正在使用心脏功能监护仪的病人不宜应用。在颈动脉窦区使用TENS也要慎重。

    目前,国外还尚有硬脊膜外腔电刺激技术。其电极置入技术包括:硬膜外腔单电极法和硬膜外腔双电极法,均需要引出金属丝远端连接刺激器,刺激器分体内和体外埋置两种形式。其刺激的波形以单向的方波或者不对称的双向方波为主,其特点是对于膜的瞬间通电和断电不易造成极化状态。此项技术的操作技术难度较大,费用昂贵。此外,电刺激中还具有一种脑垂体电刺激技术。此技术适用于疼痛的范围广泛,部位不明确的癌性疼痛,此项技术的难度更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并发症,一般不作为常规技术使用,仅限于在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医院使用。上述两项技术国外有相关报道,国内尚未引进使用(具体见本章节手术治疗部分)。

    3.TENS方法

    (1)波宽(t):t=2~50μs的刺激较宜刺激粗纤维。

    (2)峰电流(i):应选用强度高的、具有不适感但仍能耐受的电流强度,一般可选150mA。

    (3)频率(f):可先定在50Hz左右,然后根据病人的主观感觉和反应调节到强烈但仍能耐受的感觉为止。

    (4)电极的位置: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放于触发点、有关穴位或运动点上,触发点多为皮肤电阻低和粗纤维多的区域(粗纤维与细纤维的比例为3∶1);②放在病灶同节段上,可通过掩盖效应、中枢干扰效应等达到止痛目的;③放在C2横突两侧,干扰躯体的痛觉冲动经脊丘束传向双侧皮质和视丘;④术后切口两旁。

    (5)刺激时间:通常每次30~60min,1~2/d,3~6/周。疗效好的可教病人自行在家庭中使用。

    皮肤电刺激是一种成熟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影响皮肤电刺激疗效的因素有:病例选择不当;没有对疼痛综合征进行全面分析;使用方法不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