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

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_社会保障概论

    5.1.1 社会保障水平的界定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指标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测定:一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二是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后者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许多国家测量社会保障水平时都沿用了这个指标,用公式计算就是:

    img1

    这里S(x,t)表示t时期一国或地区x的社会保障水平;U(x,t)表示在t时期,一国或地区x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之和;GDP(x,t)表示在t时期内一国或地区x的国内生产总值。S(x,t)、U(x,t)与GDP(x,t)实际是与x、t有关,也正是说明,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在不同的时期t,其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动态性、差异性和可比性。事实上,由于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较多,例如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不同阶层群体的受保障水平差异,所有这些都影响着社会保障的水平。一般的与社会保障水平有关的因素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指标,人均社保水平指标,特定群体的社保水平指标。例如,经受过战争洗礼的老干部的社保水平、一般老年群体的社保水平、残疾人群体及失业职工的社保水平、社保的基本政策和制度等。我们只有在对上述因素作较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保障水平作出实事求是的客观判断。

    对(1)式给出的社会保障水平主指标进行分析,立刻可以得到与社会保障水平等价的其他定义。如引入中间变量W(x,t),代表X地区在t时期的工资总额。于是(1)式就成为:

    img2

    于是(2)说明社会保障的水平是两个因素指标的乘积。即:某一地区X在某时期T的社会保障水平为:该地区在T时期的社保负担系数与劳动生产要素投入分配系数的乘积。

    如果把(2)式等价地写成:

    img5

    这里记img6表示单位工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水平,于是社会保障水平又可理解为社会保障负担系数与单位工资的一般贡献水平的比。

    如果引进另一中间变量L(X,Y),即国家或地区X在T时期的人口数,于是(1)式就可写成:

    img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