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什么是抗角蛋白抗体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什么是抗角蛋白抗体

    

    小陈3年前开始出现双手指间、双腕关节肿痛症状,曾去一些医院就诊。当时也曾怀疑得了类风湿关节炎(RA),于是检查了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提示均是阴性结果,当时就不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了。3年来小陈就一直服用止痛药物来减轻关节疼痛。但是她的双手指间和腕关节还是出现一些肿胀的情况。风湿科医师详细询问了小陈的情况后让她去抽血检查抗角蛋白抗体(AKA),结果提示AKA阳性。风湿科医师告诉她,结合她的情况目前考虑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小陈心里不禁嘀咕,对类风湿因子了解得比较多了,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检测指标也听说过了,为什么大夫看到我这个AKA指标阳性就考虑我得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大呢,究竟这个抗角蛋白跟类风湿关节炎有什么联系呢?

    30年前Young等发现类风湿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能与鼠食管角质层反应的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故将其命名为抗角蛋白抗体(AKA)。AKA可以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以前若干年出现,所以有早期诊断价值。据权威统计,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AKA阳性率为40%左右,特异性为95%~97%。而在健康人群及其他风湿病,阳性率为2%左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AKA阳性的关节炎患者里,AKA是一种局限于角质层的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AKA属于IgG型,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检出,其与患者年龄、性别、CRP、ESR、RF、补体及RA的病程无关,在病程的早期即可测出。对于AKA阳性的患者,2年后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占40%,3年后被确诊的占85%。所以AKA对早期鉴别那些不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很大的意义。AKA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与其血清稀释度有一定关系,1∶10作为阳性界限时特异度为96%,当滴度为1∶40时,特异度达100%。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高滴度的AKA预示着患者疼痛程度、肿胀的关节数、影像学的骨关节破坏程度都呈正相关表现。因此,高滴度的AKA对RA的诊断价值很高。

    在前面的章节我们已介绍了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我们诊断早期或不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时,还要检测AKA,为我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更多的医学证据。值得注意的是:RF、抗CCP抗体、AKA均可出现于类风湿关节炎未确诊前。论指标的敏感性,RF最高,约80%,论指标的特异性,AKA及CRP均达95%以上。用1个阳性指标来诊断患者得了类风湿关节炎风险大。而2个阳性指标同时出现时,把握性就更大。3个以上指标同时出现,几乎可以说100%将来要发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提示】 抗角蛋白抗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是其敏感性却偏低。对于那些不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我们应该联合检查RF、抗CCP抗体及AKA,这样就能为诊断提供更为有力的诊断依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