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肠杆菌科分类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肠杆菌科分类

    一、肠杆菌科分类

    肠杆菌科细菌种类繁多,根据生化反应、抗原分析、核酸杂交和序列分析技术进行分类,可将肠杆菌科分为31个菌属、120多个菌种,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有14个菌属,见表9-1。

    

    表9-1 肠杆菌科与医学相关的14个菌属(按英文字母排列)

    img61

    

    续表9-1

    img62

    肠杆菌科细菌具有下列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均为中等大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无芽胞,多数有周鞭毛,少数有荚膜,大多有菌毛。

    2.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或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Maconkey,MAC)平板上生长良好。在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上因对乳糖分解能力不同,形成不同颜色的菌落。

    3.生化反应 该科细菌生化反应非常活泼,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肠杆菌科的生化特征为发酵分解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除变形杆菌外,非致病菌均分解乳糖产酸,而致病菌均不发酵乳糖,故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杆菌科致病菌与非致病菌上有重要价值。肠杆菌科临床常见细菌的主要生化反应见表9-2。

    4.抗原构造 肠杆菌科抗原构造复杂,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抗原3种。

    (1)O抗原:为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具有属、种特异性,其特异性取决于脂多糖分子中核心多糖外侧糖残基的种类及排列顺序。O抗原耐热,100℃不被破坏。

    (2)H抗原:存在于鞭毛蛋白,不耐热,60℃30 min即被破坏。H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多肽链上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空间构型。

    (3)表面抗原:位于O抗原外围,是包绕在O抗原外侧的不耐热多糖抗原的统称。表面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的反应,可通过加热60℃30 min或传代去除其阻断作用。

    5.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60℃30 min即死亡,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灭,常用氯进行饮水消毒。胆盐、煌绿等染料对非致病性肠杆菌科细菌有抑制作用,藉以制备选择培养基来分离有关病原菌。

    6.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常见有S-R菌落变异、H-O鞭毛变异、生化反应及耐药性变异等,这些变异在细菌学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