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传染病报告病原携带者是指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传染病报告病原携带者是指

    

    (一)对传染病病人的管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根本措施。

    1.传染病的分类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39种。

    (1)甲类:鼠疫、霍乱。共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共26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2.传染病的疫情上报 疫情报告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疫情,对科学地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控制的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疫情报告人:分为义务报告人和责任报告人两种。义务报告人是指发现疫情的任何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附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责任报告人是指医疗保健人员、疾病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病情登记,采取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2)疫情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城镇于2h内,农村于6h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报告同甲类传染病,其余的城镇于6h内、农村应于12h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丙类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4h内上报。

    (二)对接触者的管理

    可根据不同传染病分别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留验、集体检疫、卫生处理、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等。

    (三)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

    对病原携带者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发现,发现病原携带者应予以治疗、管理、观察,特殊工作岗位人员应调动工作岗位。

    (四)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

    如属于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传染源,应尽可能加以隔离、治疗,必要时则应予以宰杀后消毒处理,对于有害的动物,如鼠类应彻底消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