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中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基本情况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渔港经济区发展基本情况

    

    中国渔港经济区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末,建设实践则大致始于21世纪初期。

    浙江、广东两省在渔港经济区建设方面是起步最早的地区。1993年,广东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的决议,实施期自1994年至2003年共计10年时间。这10年里,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完成了56个渔港的整治建设任务,累计进行工程总投资60667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200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12317万元,乡镇自筹(含渔民集资等)17906万元,累计建成码头4790米、护岸19897米、防波堤4058米、拦沙堤3365米、疏浚港池航道1256万立方米,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渔港后勤服务业、旅游业、餐饮业、道路建设等约80亿元。通过议案的实施,渔港的防灾抗灾能力有了较大增强,渔港设施得到改善,渔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有了提高,为现代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在随后的几年里,乘着国家全面加大渔港建设投资的东风,广东省的湛江、阳江、广州、汕尾、汕头等沿海地市纷纷启动了现代渔港经济区的规划建设,至2004年,就已有42个渔港制订了渔港经济区发展规划。揭阳市神泉港根据自身特点,重点发展了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广州莲花山渔港则突出旅游特色,以“渔”为中心,在深化水产品保鲜加工、搞活市场流通的同时,以莲花山渔港的社会资源、文化背景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服务。湛江霞山渔港是农业部首批实施的国家一级渔港,也是湛江市最早的国家一级渔港。该渔港处于湛江港黄金海岸线内,西靠经济繁华的霞山区中心地带,东望美丽的特呈岛,港内有全国最大的对虾交易集散中心——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年卸港量达15万吨,是粤西乃至全省重要的海洋渔业生产基地。2010年,湛江市委、市政府从湛江港划出1.8千米的黄金海岸,并征用拆除近5万平方米建筑物,整合土地350多亩,以解决霞山国家级中心渔港岸线和后勤用地问题,拟将该渔港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先进和最繁荣的现代渔港经济区。此外,阳江市的闸坡渔港、东平渔港,汕头市的海门渔港、达濠渔港,湛江市的乌石渔港、外罗渔港、硇洲渔港、龙头沙渔港等也都在进行渔港经济区建设。

    在浙江,宁波象山和台州是较早开始发展渔港经济区的地区。面对渔业资源的枯竭,象山于21世纪初便开始转变渔业生产方式,积极拓展远洋渔业,提升海水养殖,深化水产品加工,推进渔工贸一体化,增强渔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渔港旅游业也成为象山县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资源整合和对海洋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象山县已初步形成以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和松兰山休闲度假区、环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三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接待游客数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台州市也早于2003年便根据当地实际,规划了4个渔港经济区,包括椒江渔港经济区、玉环坎门渔港经济区、温岭石塘渔港经济区和三门健跳渔港经济区。随后,台州市路桥区金清渔港也编制了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拟以金清渔港为依托,大力发展渔船停靠、补给、维修、整网等渔业基础产业,并重点向水产品贸易、加工、储藏、物流,以及海洋餐饮、休闲、旅游、娱乐两大系列产业延伸发展,形成一个集渔业配套、商贸交易、仓储物流、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渔民居住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渔港经济区。瑞安渔港经济区是浙江温州市启动的第一个渔港经济区项目,该项目概算总投资50多亿元,除了改扩建护岸、码头、水闸、道路、系泊设施等渔港基础设施外,还配有休闲观光渔船、游艇码头、水产品精深加工厂区、渔船加油区等10多项渔业功能。在此之后,为了全面加快温州市渔港经济区的发展,温州市组织有关力量编制了《温州市渔港经济区规划》,这为更快、更有序推进温州市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依据。舟山市渔港众多,不论是渔港总数还是重点渔港都为浙江省最多。2010年,舟山市编制了《舟山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舟山中心渔港、岱山高亭中心渔港、沈家门中心渔港、定海西码头中心渔港、普陀台门中心渔港、嵊泗中心渔港等渔港经济区的发展都有声有色,其中,舟山定海区以西码头国家级中心渔港为依托,着力培植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延伸渔港产业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海洋与渔业产业集聚平台,提升了大项目落户的人气,拉动了渔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渔村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交易市场已达5个,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集聚水产品加工企业38家,冷藏能力达到70000吨/次,吸纳转产转业渔民700多人,舟山水产品交易中心最终也落户于此。此外,湖州的湖州渔港经济区,温州的洞头渔港经济区,舟山的嵊山渔港经济区、虾峙渔港经济区和衢山渔港经济区,宁波市的红脚岩渔港经济区等也都在加紧部署或快速建设中。

    在广东、浙江的带动下,山东、江苏、福建、广西、天津等沿海省市也纷纷加快了本地区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步伐,大有迎头赶上之势。山东潍坊正全面推进羊口渔港和下营渔港2个渔港经济区建设。山东烟台已规划建设长岛、海阳、牟平养马岛、蓬莱、龙口、开发区八角、长岛大钦岛、招远、莱州三山岛和朱旺等10处渔港经济区。山东日照也是海洋渔业大市,近年来,依附于传统海洋捕捞业,不少渔港以及渔村周边兴起了海产品养殖、加工、交易流通以及餐饮、旅游等渔港经济链,形成了日趋完善的渔港经济综合体。目前,日照市已着手黄海中心渔港和东潘一级渔港两处省级渔港经济园区的建设工作,相关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工程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山东青岛正在将沙子口中心渔港打造成集海产品捕捞和交易、休闲渔业、特色餐饮以及渔业风情展览等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休闲中心。山东威海市正在加快推进远遥中心渔港的建设,该渔港不仅设计了一次性容纳1500艘大、中、小型渔船靠泊和年14万吨的吞吐能力,还规划了船舶维修、餐饮、宾馆、金融等相关产业区,陆域依托空间广阔。目前已规划或正在建设中的渔港经济区还有:辽宁省的盘锦市盘山县三道沟渔港经济区,天津市的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江苏省的射阳黄沙港中心渔港经济区、启东吕四中心渔港经济区、东洋口中心渔港经济区,福建省的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经济区、石狮市祥芝中心渔港经济区、漳州市东山中心渔港经济区,海南省的东方市八所中心渔港经济区、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经济区等。

    据粗略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渔港经济区已达100多个,整体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力量,它们在拉动中国渔业产业升级、推动渔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