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法律方法论中的法律解释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法律方法论中的法律解释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

    解释法律的方法不同,对法律的理解也就不同,其含义也会因此而变化。所以了解解释法律的方法,对正确执行法律也至关重要。法律解释的方法可分为一般解释方法和特殊解释方法,我们这里按照武汉大学李龙教授所著的《法理学》第二十三章“法律解释”进行介绍(44)

    (一)一般解释方法

    语法解释,又被称做文法解释、文义解释,指从法律条文的语言结构、文字排列、上下文关系出发来说明法律条文的含义。语法解释通常不考虑立法意图,不能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应当把握法的精神实质,联系全文进行理解,并且在使用时可以和其他一些解释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例如与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结合起来,以防止过于片面地解释问题。

    逻辑解释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分析法律规范的结构、内容、适用范围的逻辑联系来说明法律规范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达到对法律规范的统一理解。逻辑解释注重各法律规范之间的联系,全面地理解法律。

    历史解释是将新制定的法律与历史上同类的法律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作比较研究,来说明该法律的内容和含义。这种解释的特点是将立法意图、历史的背景和法律发展史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从历史的角度把握法律的精神实质,更能深刻全面地理解法律的内容和含义。

    系统解释是利用系统的方法将某一法律、条文或者规范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中进行分析和比较,是法律解释方法中的以文本为基础并在审判实践中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从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相互配合等方面来理解该法律、条文或者规范的内容和含义,它与所存在的环境形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其存在的环境中分析以便于得到更全面、准确的理解。

    目的解释是以法律规范的目的为根据解释法律。这种解释在执行中,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而是从适应现时的需要为目的出发,思考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的目的,对法律进行解释。目的解释有利于法律在解释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严格法治,又使法律体现灵活性,有利于法律能够适应新的需要。

    (二)特殊解释方法

    解释法律的尺度不同,对法律的理解也就不同,其含义也会因此而变化。按照解释法律的尺度不同,法律解释一般来说有两种:严格解释和自由解释。

    严格解释又称为限制解释,是指法律所规定的事项不仅是授权而且也是对权力的限制,不能扩张某些条文的适用范围。

    自由解释又称为扩张解释,是指对法律的解释应当有利于实现法律的目的,当法律条文的意义过于狭窄,不足于表现立法者的立法意图时,对法律规范所作的广于字面含义的解释。

    

    【注释】

    (1)郭建,姚荣涛,王志强.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8.

    (2)“法”的内涵.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181.htm,2009-03-19.

    (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17.

    (4)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18.

    (5)《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229.

    (6)郭建,姚荣涛,王志强.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1.

    (7)郭建,姚荣涛,王志强.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2.

    (8)郭建,姚荣涛,王志强.中国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3.

    (9)沈宗灵.法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9.

    (10)《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218.

    (11)试论法律价值及其依据.法宝网,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076841.html,2009-03-20.

    (12)尚洪立.和谐是社会主义法律价值的首要取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 id=221423,2009-03-20.

    (13)刘律师.废除死刑的法律价值.http://qbar.news.qq.com/lawsaloon/2884.htm,2009-03-20.

    (14)董玉庭.论法律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66.

    (15)董玉庭.论法律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66.

    (16)董玉庭.论法律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66.

    (17)董玉庭.论法律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66.

    (18)董玉庭.论法律原则.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6):66.

    (19)张亮.论法律原则.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65.

    (20)《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827.

    (21)劳动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285.htm,2009-03-23.

    (22)张潇剑.全球化与国际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80.

    (23)国际私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8.htm?func=retitle,2009-03-24.

    (24)国际私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8.htm?func=retitle,2009-03-24.

    (25)国际私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238.htm?func=retitle,2009-03-24.

    (26)江思源.国际经济法法律地位的法理分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61.

    (27)江思源.国际经济法法律地位的法理分析.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61.

    (28)曾诚.浅析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8(6):73.

    (29)《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750.

    (30)《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792.

    (31)《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486.

    (32)熊英,刘飚.我国债权法在实践中的问题及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7(27):355.

    (33)知识产权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1285.htm,2009-03-24.

    (34)王世龙.侵权行为法.http://hi.baidu.com/%CD%F5%CA%C0%C1%FA/blog/item/ 40e8bb51725b0b18377abe53.html,2009-03-24.

    (35)王世龙.侵权行为法.http://hi.baidu.com/%CD%F5%CA%C0%C1%FA/blog/item/ 40e8bb51725b0b18377abe53.html,2009-03-24.

    (36)《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657.

    (37)诉讼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497.htm,2009-03-25.

    (38)《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744.

    (39)《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783.

    (40)《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编委会编.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480.

    (41)孔祥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42)葛洪义主编.法理学教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09.

    (43)即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出立法者的原意,以便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应用立法者的原意。

    (44)参见李龙主编.法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66-67.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