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中学生活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学生活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中学生活_关于马克思的故事

    1830年秋天,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学习。特里尔中学校长威登巴赫是一位进步学者,学识丰富,治学严谨。他聘用了一些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建立了正规的教学秩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保持了较高的教学水平。

    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十分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他勤奋好学,认真探求,各门功课成绩优良。语文课是基础,为此他狠下苦功掌握语法知识,而且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还阅读了大量外文翻译的文学作品。由于学习中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他的作文总是思想丰富,语言鲜活,出类拔萃。他还练习写诗,尤其是讽刺诗,针砭时弊,尖锐辛辣。他的外语成绩很好,老师的评价是:他的拉丁语,即使是思想脉络难以把握的地方,也能够翻译和解释得准确得体;用拉丁语写的作文,内容丰富,表达流畅;他的希腊语和法语学得也一样好,基础牢固,阅读能力强。

    特里尔中学

    校长威登巴赫是个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他讲授的历史课,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这让马克思受益匪浅,并对这门课程情有独钟,潜心地在历史长河中游弋。他还经常利用课余和节日时间参观特里尔城的一些历史古迹、大主教中心等,以增加对历史文化的感性知识。马克思的数学成绩也很优秀,他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因此,他对学习数学非常重视,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演算试题,掌握求解方法。()中学校长约翰·胡果·威登巴赫(1767—1848)

    在马克思的艰辛努力下,中学毕业时,考试委员会给他的鉴定是:资质良好,学习勤勉,多门功课令人满意。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马克思就关心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巴黎人民的胜利在欧洲引起震动,德国境内也爆发了反对封建统治的起义。1832年,德国各地2万人齐聚法尔茨的汉巴哈宫,举行全德人民大会。许多民主人士发表演说,批判德国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实现民主、自由和国家的统一。马克思和一些同学密切关注大会的活动,秘密传阅大会的文件,并在一起热烈讨论大会提出的一些革命要求。这次活动,唤起了他对德国专制制度的痛恨。在学校,他深切同情进步师生,尤其是尊敬威登巴赫校长,甚至在毕业时打算写一首诗向这位老人表示敬意。而对普鲁士政府派来的反动副校长,他极为厌恶,在毕业时无视当时的社会礼节,故意不去向他告别。

    中学时的马克思还很注意接触社会,同情劳苦大众。马克思每天上学都要经过特里尔市中心广场,这里到处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贫穷市民、肩挑叫卖的小贩、沿街乞讨的穷孩子。在贫民救济所门口,饥饿的人们为了得到一碗稀汤,排着长长的蛇阵。农村的情况更为悲惨。摩泽尔河畔的农民,祖祖辈辈辛勤耕作,种植了一片片葡萄园,酿造的葡萄酒誉满欧洲,然而这里并不是田园诗里描写的旖旎风光。由于官吏、牧师的巧取豪夺,苛捐杂税的猛增,债主、商人的勒索,农民困不聊生。在同劳动人民的接触中,社会最底层血淋淋的被压迫被剥削的现实,使少年马克思的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以后随着岁月的增长和实践的锻炼,思想里逐渐孕育出革命的萌芽。

    马克思的中学生活,在收获了丰硕学习成果的同时,也受到了民主先进思想的熏陶,为他的全面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