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_新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道德建设

    二、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德,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医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如下:

    1.人道主义、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医德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德目标不是空洞的口号,医务人员必须通过“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任务、手段和途径来实现科学与道德的统一。为此,要求医务人员把“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基本的道德标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痛苦,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健康。任何见死不救或无端拒绝治疗、只治不防或重治轻防的行为都与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原则相悖。

    2.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医生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医德和医术是搞好医疗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两个基本条件。

    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体现了医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对于加速医学科学现代化和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器官移植、遗传工程、显微外科、介入性治疗以及电子计算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医生要有刻苦钻研精神,及时了解医学发展的的动态,把握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医学有关的新学科知识,做到博学多闻,不断吸收新理论、新技术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医疗卫生实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其次,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架,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这就要求医生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高度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们身体建康的影响,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除考虑生理因素外,还要注重心理治疗和社会诊治。因此,医生应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转变,更新知识,善于拓宽知识面,学习有关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行为科学等,并有机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更好地为防病治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服务。

    3.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尊重病人、一视同仁主要指医生对病人的权益、人格的尊重和关心,并做到平等待人。尊重病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重病人的权利。一视同仁是指不论病人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经济状况好坏、容貌美丑、关系亲疏,是工人、农民或是公务员、知识分子,是城市人或是乡村人,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对于任何病人的正当愿望和合理要求都应予以尊重,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给予满足。

    4.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在医疗活动中,病人对医生首先感受到的是举止、风度、语言等外在的表现,医生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感和治疗信心。优雅的言谈举止可使病人产生尊敬、信任的情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正是现代新医学模式所要求的。同时,医生在接触病人时,要讲究文明礼貌,注意语言修养,从称呼、声调、语气到交谈方式和内容都要适时、适度,并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切忌简单生硬、恶语伤人。

    医生要作风正派,尊重病人的人格、信仰和风俗,在与异性病人接触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可有任何不良想法,同时医生要为病人保守秘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5.廉洁奉公、尽职尽责

    廉洁奉公是指医生不以医疗手段谋取个人私利的良好医风,这是所有医务人员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医生是受人民的委托去履行救死扶伤任务的,防病治病是国家赋予医生的责任,通过医生的廉洁作风体现党和国家对病人的关怀,因此医生应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谋私利的。

    尽职尽责与救死扶伤是紧密相连的,是对医生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医生明确自己的神圣责任,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根本宗旨。医疗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每个医生都要把“救死扶伤”奉为天职,要处处为病人着想,在工作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症状,不放过任何有利时机。当遇到处于痛苦危难中的病人时,要挺身而出,竭诚以待,全力抢救。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畏艰难、不辞劳苦、不避风险的精神。这既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每个医生应选择的道德行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