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十二正经_太极点按穴位养生术

    三、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为阐述简便明了,学者体会直观,有关专家提出:让人两手上举,两手心相对站立。阴经分别在四肢内侧,循行方向均是由下向上行,通过胸腹直达两手指尖;阳经从两手指尖开始,下行通过胸腹、后背直达脚趾尖。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是: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是:三阴经在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布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三阳经在上肢分布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布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线旁开二寸,腹中线旁开半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六寸,腹中线旁开四寸处;足厥阴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在胸中线旁开四寸,腹中线旁开两寸;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中线旁开一寸半和三寸;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络表里属络关系是: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络的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的交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同名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