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酸性磷酸酶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存在于前列腺、肝、脾、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骼等细胞的溶酶体和乳汁中,是一种由2个相同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100kDa。正常人血浆ACP主要来自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最适pH为5,能水解磷酸酯。当组织细胞损伤时入血,活性不受酒石酸抑制。男子的正常值上限为40金氏单位/L。来自前列腺的异构酶,又称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含量最为丰富,PAP的含量较其他组织高出100~1 000倍,有免疫特异性,是前列腺的特异性酶。前列腺癌,特别当有转移时,血清ACP可明显增高,已有转移的75%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ACP活力增高,可达正常上限的40倍以上。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产生的PCP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细胞产生的PCP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被吸收入血循环,以至ACP升高。来自前列腺的PAP,其活性可被酒石酸抑制,根据这一特性可从血清ACP中将PAP值分开。早期约有10%前列腺癌病人血中PAP升高,晚期80%病人血中PAP升高。前列腺良性疾病也可见PAP升高,尿潴留及肛诊后24~48h内可见PAP轻度升高。

    因为检测所见PAP在血清中以ACP的形式被检出,在认识上造成混乱。实际上ACP升高即为PAP的升高,所以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未转移的前列腺癌ACP正常或轻度上升,癌肿切除后转为正常。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的ACP常在正常范围内。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用前列腺ACP(即PAP)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测定前列腺ACP抗原,特异性尚有待提高。C期20%~70%前列腺癌患者有ACP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可肯定有骨转移。血清ACP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以下的疾病时ACP也可见增高: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变形性骨髓炎、原发性骨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溶血性疾病、白血病、乳腺癌、心肌梗死、肝炎、肝硬化、胆囊炎、急性尿潴留等。此外,前列腺活检、膀胱镜检查、直肠检查等也可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近年来有检测骨髓ACP的报道,根据血清及骨髓ACP前列腺部分(PAP)的联合放射免疫测定方法的大量对照研究认为,此项检查比血清ACP可靠,甚至比骨X线片及CT骨扫描更敏感。ACP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参考值范围为0.5~1.9U/L。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