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南秦岭晚古生代周缘的演化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南秦岭晚古生代周缘的演化

前陆盆地_东秦岭-大别造山

    前文所述的古秦岭洋两侧的大陆边缘,从志留纪末开始以右行仰冲的方式发生陆(弧)-陆拼贴碰撞(吉让寿,1990),发育碰撞型花岗岩(骆庭川、李泽九等,1990)和碰撞型蓝片岩(高长林等,1990)。正是由于仰冲碰撞,在东秦岭古缝合带的前缘发育大型前陆盆地,并叠置在古被动大陆边缘之上。南秦岭晚古生代(D—C)周缘前陆盆地的演化可分为两个阶段。

    (1)拗陷阶段(D):早期前陆盆地首先从扬子克拉通一侧开始发育,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逐渐向北秦岭造山带靠近。

    (2)回返阶段(C):盆地北部上升,海水向南退出,从北向南,石炭系由陆相含煤碎屑岩变为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夹灰岩。早二叠世晚期—中三叠世南秦岭拗拉槽的形成。

    早二叠世晚期起,可能导源于西部特提斯的南北向拉张以及陆-陆碰撞停止后的应力回跳,南秦岭再次强烈裂陷下沉,裂陷时间西早(早二叠世晚期)东晚(早三叠世),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东部(镇安西口一带)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拗陷。同生断裂、滑塌沉积和浊积岩的结合追踪出该断陷具东狭、浅,西宽、深,向西经西秦岭而与昆仑南缘-积石山(阿尼玛卿山)小洋盆相连,所以南秦岭断陷是古特提斯伸入中国陆块内的拗拉槽的一部分。镇安西口一带该断陷北部被后期逆冲掩埋,其南缘以一个断坡与上扬子地块边缘较深水浅海斜坡相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