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第一节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嗜酸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是一种胃肠道组织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引起各种各样临床症状的少见疾病,在组织学上无血管炎性改变。嗜酸性胃肠炎最初由Kaizser于1937年描述,病因不明,以胃肠道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截至2003年文献已报道约500例,近年来国内也有散在报道。又称为炎性纤维息肉(inflammatory fibroid polyp,IFP),是由血管、成纤维细胞、多核白细胞、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构成的肉芽肿样肿瘤性病变。

    嗜酸性胃肠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某种因素破坏胃肠黏膜的完整性,食物等抗原进入组织引起变态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文献报道患者有食用剩肉及海鲜、饮酒史。50%有食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一般认为本病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多数患者有胃肠道症状,但表现没有特异性,80%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IgG升高。

    一、临床症状与病理类型

    本病以青壮年多见,发病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女性比例相似。最易累及胃及小肠,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脐周绞痛,无固定压痛点,可伴有腹泻、呕吐及消瘦。可累及消化道各段,小肠和胃最常见,病变肠管处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各层均可累及。

    Klein等依据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消化道浸润部位和临床病理改变,将嗜酸性胃肠炎分为如下3型。

    (1)黏膜病变为主型(predominant mucosal layer disease,PMD):病变主要累及胃肠道黏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浸润,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水肿、体重下降、疲劳等,可见缺铁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及胃溃疡等,约半数患者有过敏反应史。

    (2)肌层病变为主型(predominant muscle layer disease,PMLD):病变主要累及胃肠道壁肌层,表现为胃肠壁增厚、僵硬,呈结节状,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可因肠管壁肥厚、硬化引起狭窄和梗阻,很少有过敏反应史。

    (3)浆膜下病变为主型(predominant subserosal layer disease,PSLD):多累及肠管全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及呕吐等,可见肠管浆膜肥厚和嗜酸性腹腔积液。

    日本文献报道黏膜病变为主型最多(约50%),其次是肌层病变为主型(约20%),复合型占30%,浆膜下病变为主型很少见。与胃病变相比,嗜酸性小肠炎多是以累及肠管全层的浆膜下病变为主多见。

    二、实验室检查

    大多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浆膜下病变为主型病例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为明显。大约60%病例血清IgE升高,尤其是儿童或并发变态反应的患者升高明显,也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个别病例腹腔积液中也可检出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数为(4.8~17)×109/L,蛋白35~57g/L。

    骨髓穿刺可见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以中幼嗜酸酸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增生为主,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这是目前发现小肠病变的主要方法。诊断X线钡剂造影表现如下:由于小肠肠壁的炎症性改变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及分泌增加,肠腔内液体增多,使钡剂涂抹不良,呈斑片状或雪花状;小肠黏膜皱襞可因水肿而增粗,有的呈不规则结节状;小肠动力降低,管腔扩张。此外,结肠、盲肠、末端回肠可有小溃疡。文献报道中尚可见肠腔狭窄,回盲瓣僵硬、反流。不过,当病变累及肌层时易引起肠梗阻,浆膜层受累可出现含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的腹腔积液。

    CT表现报道较少,主要为小肠广泛性肠壁增厚,增强后肠壁强化,这种弥漫性的小肠肠壁增厚是小肠炎症性病变的共同表现。此外,对于肌层和浆膜层病变型,CT有助于发现腹部包块及典型的肠套叠征象,易显示腹腔积液和淋巴结肿大。

    本病临床上较少见,症状无特异性,往往容易造成误诊。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缺乏认识。Weisberg提出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三联征,如果患者胃肠道症状反复发作,用抗酸、解痉、消炎等治疗无效,或在治疗中复发或加重,或有过敏病史者,应该想到本病。②只注重内镜检查的肉眼表现,未取活检或活检深度不够,因此多部位黏膜活检对本病的诊断非常重要。③只注重仪器检查而忽略了实验室检查,进行外周血或腹腔积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诊断,但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不高也不能除外本病的诊断,应综合其他检查并复查血常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