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逻辑运算中各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逻辑运算中各运算符的优先顺序

    1.基本的算术运算符

    ①加法运算符 “+”:加法运算符为双目运算符,即应有两个量参与加法运算。如a+b,4+8等。具有右结合性。

    ②减法运算符 “-”:减法运算符为双目运算符。但 “-”也可作负值运算符,此时为单目运算,如-x,-5等。具有左结合性。

    ③乘法运算符 “*”: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

    ④除法运算符 “/”: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参与运算量均为整型时,结果也为整型,舍去小数。如果运算量中有一个是实型,则结果为双精度实型。

    【例3.19】

    main()

    {printf("\n\n%d,%d\n",20/7,-20/7);

    printf("%f,%f\n",20.0/7,-20.0/7);

    }

    本例中,20/7,-20/7的结果均为整型,小数全部舍去。而20.0/7和-20.0/7由于有实数参与运算,因此结果也为实型。

    ⑤求余运算符 (模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具有左结合性。要求参与运算的量均为整型。求余运算的结果等于两数相除后的余数。

    【例3.20】

    main()

    {printf("%d\n",100%3);

    }

    本例输出100除以3所得的余数1。

    【例3.21】在C语言中,要求运算数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 ( )。

    A.% B./ C.《 D.!

    本例中答案为A,求余运算要求两个运算数都为整型数据。

    2.算术表达式和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表达式是由常量、变量、函数和运算符组合起来的式子。一个表达式有一个值及其类型,它们等于计算表达式所得结果的值和类型。表达式求值按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规定的顺序进行。单个的常量、变量、函数可以看作是表达式的特例。

    算术表达式是由算术运算符和括号连接起来的式子。

    ①算术表达式:用算术运算符和括号将运算对象 (也称操作数)连接起来的、符合C语法规则的式子。

    以下是算术表达式的例子:

    a+b

    (a*2)/c

    (x+r)*8-(a+b)/7

    ++I

    sin(x)+sin(y)

    (++i)-(j++)+(k--)

    ②运算符的优先级:C语言中,运算符的运算优先级共分为15级。1级最高,15级最低。在表达式中,优先级较高的先于优先级较低的进行运算。而当一个运算量两侧的运算符优先级相同时,则按运算符的结合性所规定的结合方向处理。

    ③运算符的结合性:C语言中各运算符的结合性分为两种,即左结合性 (自左至右)和右结合性 (自右至左)。例如,算术运算符的结合性是自左至右,即先左后右。如表达式x-y+z,y应先与“-”号结合,执行x-y运算,然后再执行+z的运算。这种自左至右的结合方向就称为左结合性,而自右至左的结合方向称为右结合性。最典型的右结合性运算符是赋值运算符。如x=y=z,由于 “=”的右结合性,应先执行y=z,再执行x=(y=z)运算。C语言运算符中有不少为右结合性,应注意区别,以避免理解错误。

    3.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

    其一般形式为:

    (类型说明符)(表达式)

    其功能是把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强制转换成类型说明符所表示的类型。

    例如:

    (float)a 把a转换为实型。

    (int)(x+y) 把x+y的结果转换为整型。

    4.自增、自减运算符

    自增1、自减1运算符:

    自增1运算符记为 “++”,其功能是使变量的值自增1。

    自减1运算符记为 “--”,其功能是使变量的值自减1。

    自增1、自减1运算符均为单目运算,都具有右结合性。

    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i:i自增1后再参与其他运算。

    --i:i自减1后再参与其他运算。

    i++:i参与运算后,i的值再自增1。

    i--:i参与运算后,i的值再自减1。

    在理解和使用上容易出错的是i++和i--。特别是当它们出现在较复杂的表达式或语句中时,常常难以弄清,因此应仔细分析。

    【例3.22】有以下程序:

    main()

    {chara=a,b;

    print("%c,",++a);

    printf("%c\n",b=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

    A.b,b B.b,c C.a,b D.a,c

    a的初始值为字符‘a’,在内存中表示整型数据97,那么输出表达式++a的值为(97+1=) 98,即字符 ‘b’,并且变量a的值会变为字符 ‘b’。待下一个语句输出表达式a++的值的时候,由于是后加运算,所以先取表达式的值,即上一个语句后的变量a的值字符 ‘b’,待输出以后变量a的值再增加1,即为字符 ‘c’。所以结果为选项A。

    【例3.23】

    main()

    {inti=8;

    printf("%d\n",++i);

    printf("%d\n",--i);

    printf("%d\n",i++);

    printf("%d\n",i--);

    printf("%d\n",-i++);

    printf("%d\n",-i--);

    }

    i的初值为8,第3行i加1后输出为9,第4行减1后输出为8,第5行输出i为8之后再加1(为9),第6行输出i为9之后再减1(为8),第7行输出-8之后再加1(为9),第8行输出-9之后再减1(为8)。

    【例3.24】

    main()

    {inti=5,j=5,p,q;

    p=(i++)+(i++)+(i++);

    q=(++j)+(++j)+(++j);

    printf("%d,%d,%d,%d",p,q,i,j);

    }

    这个程序中,p=(i++)+(i++)+(i++)应理解为三个i相加,故p值为15。然后i再自增1三次,相当于加3,故i的最后值为8。而q的值则不然,q=(++j)+(++j)+(++j),应理解为q先自增1,再参与运算。由于q自增1三次后值为8,三个8相加的和为24,j的最后值仍为8。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编译系统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