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卞之琳《断章》赏析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卞之琳《断章》赏析

    卞之琳《断章》赏析

    黄 岁

    原文: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后因只有这四句诗令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诗只有四句,每个字、词,每句话都通俗易懂,但细细品味便觉其意味悠长,耐人寻味。诗中用几个简单的意象、词语,营造了两个优美的意境,同时带着深深的伤感。

    第一个意境的中心是桥。“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想那光洁的石或绿油油的青苔;闻吟吟风声,想那深深的林中清脆的鸟鸣。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明净、悠扬而和谐。这宁静的自然的一边,是一座小楼,里面住着一个人;在鸟声的背后是一双眼睛。“你”一下就成了别人的风景。

    第二个意境的中心是夜。“你”怀着淡淡的哀愁,在寂静无人的夜里打量着世界,也许是想在人世间的美中找点慰藉。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使夜蒙上了一种浅白的色调,若有若无,如梦如幻。“你”获得了美丽的满足吗?也许。然而,诗人要告诉“你”:此刻的“你”正造就了他人的梦境,正被人设计在哀愁的、惹人怜的形象上,满足了别人的想象。

    那桥、那夜、那风景、那梦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诗人似乎在讲生活、生活的状况,讲心灵、心灵的慰藉。桥是风景,是自然纯真的美,是人类眼中的世界。夜是人心灵的归宿,又是生活的阴暗面。人们心中的阴影,人们的愁会积压在夜里,人们要从沉沉的暗夜中摆脱出来,寻找美好的生活。所以,人们需要风景,需要梦。诗歌隐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处处存在“相对状态”,作为个体的人自然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但作为群体的人自然又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

    这首诗有着明显的中国现代派诗歌风格,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手法,同时又广泛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手法:着重于意境的营造。诗歌意境空灵优美,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明白的话中有着启人深思的哲理和触动人心的落寞感情。这首诗也带有卞之琳独特的诗歌风格:冷静的语调,对新奇意境的追求,带有思辨意味的象征,引人深思的内在韵味。

    点评与拓展:

    黄岁带给我们一首特别别致的小诗,她通过精心准备为我们讲出了诗中的韵味与哲理。生活中,我们既是风景也是看风景的人。因此,请尽情展现自己的青春与魅力,蓦然回首,我们都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正如今天上台的黄岁,也已成为一道风景,留在我们的心中。

    感悟语文

    语文是圆规,没有它永远都画不了圆。

    ——刘妤嘉

    生活是一支钢笔,语文是墨水,没有它怎能书写精彩。

    ——刘妤嘉

    分数不再,语文永存!

    ——叶翰林

    语文如水,至纯、至美!

    ——叶翰林

    跨过天边的地平线,你会发现一片净土。那里没有喧嚣,只有一群热爱语文的“傻”孩子。

    ——黄鸿唯

    语文学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皆是风景。

    语文是一叶扁舟,载着我驶向梦想的彼岸。

    语文是沙漠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

    语文的天,是自由的天,任我展翅翱翔。

    ——李嘉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