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肺泡表面张力是肺泡弹性回缩力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肺泡表面张力是肺泡弹性回缩力

    

    肺通气的动力必须克服肺通气的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气体在进出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止其流动的力,统称为肺通气阻力。肺通气的阻力有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种,正常情况下,弹性阻力约占总通气阻力的70%。临床上通气阻力增大是肺通气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一)弹性阻力

    弹性物体对抗外力作用引起变形的力称为弹性阻力。胸廓和肺都具有弹性,因此,当呼吸运动改变其容积时都会产生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与胸廓弹性阻力之和,即为呼吸的总弹性阻力。

    1.肺弹性阻力 肺弹性阻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肺泡表面液体层所形成的表面张力,约占肺弹性阻力的2/3;二是肺弹性纤维的弹性回缩力,约占肺弹性阻力的1/3。

    由于肺泡的内表面覆盖着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气体形成液-气界面,所以有表面张力存在,肺泡液层的表面张力,是使肺泡表面积趋向于缩小的力,构成肺通气的阻力之一。肺泡表面张力除了能使肺泡趋于萎缩外,还会造成大小肺泡内压的不稳定,以及促进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腔,形成肺水肿。但这种情况在正常人是不会出现的。因为肺泡内尚存在一种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物质,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lveolar surfactant)。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与释放的一种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它以单分子层的形式排列在肺泡液层表面,使肺泡表面张力大大降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通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而发挥重要生理作用:①防止肺萎缩和肺不张,有利于肺的扩张和肺通气;②防止肺水肿;③稳定大小肺泡内压和容积。正常情况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分解。若肺组织缺血、缺氧,损害了Ⅱ型细胞的功能,则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肺泡表面张力因而增大,致使吸气阻力增大,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不张和肺水肿。胎儿肺泡Ⅱ型细胞在妊娠6~7个月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到分娩前达高峰。有些早产儿,因肺泡Ⅱ型细胞尚未成熟,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以致出生时易发生肺不张,产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缺氧进行性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肺的弹性回缩力构成了弹性阻力的另一来源。在一定范围内,肺被扩张得愈大,肺弹性回缩力也愈大,即弹性阻力愈大。当肺气肿时,弹性纤维被破坏,弹性阻力减小,肺回缩力下降,致肺内气体不能被呼出,肺泡内存留的余气量增大,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效率降低,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2.胸廓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于胸廓的弹性组织。它与肺不同,具有双向弹性作用,即当胸廓处于自然位置(平静吸气末,肺容量约为肺总量的67%)时,胸廓弹性回缩力等于零;当胸廓小于自然位置(平静呼气末,肺容量小于肺总量的67%)时,胸廓弹性回缩力向外,是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当胸廓大于自然位置(深吸气状态,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67%)时,其弹性回缩力向内,构成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可见肺的弹性阻力永远是吸气的阻力,对呼气则是动力的来源之一,而胸廓的弹性阻力只有当肺容量大于肺总量的67%时,才构成吸气的阻力。

    3.肺和胸廓的顺应性 通常用顺应性来表示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的大小。顺应性(compliance)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扩张的难易程度。容易扩张即顺应性大,不易扩张则顺应性小,它与弹性阻力呈反比关系。即:顺应性=1/弹性阻力。肺和胸廓的顺应性,通常又用单位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容积变化来衡量,即:顺应性=容积变化/压力变化(L/cmH2O)。

    据测定,正常人肺顺应性约为0.2L/cmH2O,胸廓的顺应性也类似。肺和胸廓是两个串联的弹性体,它们的总顺应性应是两者倒数之和,因此,肺和胸廓的总顺应性约为0.1L/cmH2O。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肺充血、肺水肿、肺纤维化等,弹性阻力增大,肺顺应性减小,肺不易扩张,可致吸气困难;而肺气肿时,因弹性组织被破坏,弹性阻力减小,肺顺应性增大,但肺回缩力减小,可致呼气困难。

    (二)非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黏滞阻力和气道阻力。惯性阻力是指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的惯性所遇到的阻力。平静呼吸时,呼吸频率低、气流速度慢、惯性阻力小,可忽略不计。黏滞阻力是指呼吸时,胸廓、肺等组织移位发生摩擦形成的阻力,亦较小。气道阻力是指气体通过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气道阻力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

    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有呼吸道口径、气流速度和气流形式。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当气道口径减小时,气道阻力就显著增大。气道阻力与气体流速呈正变关系,故气流速度愈快,阻力愈大。气流形式有层流和湍流,层流阻力小,湍流阻力大。

    大气道(气道口径>2mm)特别是主支气管以上的气道(鼻、咽、喉、气管),由于总横截面积小,气流速度快,且管道弯曲,容易形成湍流,是产生气道阻力的主要部位,占总气道阻力的80%~90%。故对某些严重通气不良患者做气管切开术,可大大减小气道阻力,从而有效地改善肺通气。小气道(气道口径<2mm)总横截面积约为大气道的30倍,因此,气流速度慢,且以层流为主,故形成的阻力小,约占总气道阻力的10%。但是,由于小气道富含平滑肌,愈到终末端,平滑肌相对愈多,当平滑肌收缩时,小气道阻力则成为气道阻力的重要成分。支气管哮喘病人,就是因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力显著增加,病人呼吸困难,尤其是呼气困难更甚。气道平滑肌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M型受体,使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口径缩小,气道阻力增大;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β2受体,则引起平滑肌舒张,气道口径扩大,气道阻力减小。除神经因素外,一些体液因子也影响气道平滑肌的舒缩。如儿茶酚胺使平滑肌舒张,气道阻力减小;组胺、5-羟色胺(5-HT)、缓激肽等,则可引起呼吸道平滑肌强烈收缩,使气道阻力增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