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疫情期间活动过多带来的后果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疫情期间活动过多带来的后果

    第十节 霍乱病人的护理

    (一)概要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三大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粪便直接涂片可见弧形排列呈“鱼群”样。对热、干燥、日光、酸和一般消毒剂如漂白粉、来苏尔等敏感,加热55℃10分钟,煮沸1分钟即可死亡,但对低温和碱耐受力强。

    治疗原则是:①严格隔离: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隔离;②补液: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输液的剂量和速度,应视病情轻重、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及血浆比重等而定;③病原治疗:可选用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或氧氟沙星;④对症治疗。

    (二)护理评估

    1.流行病学

    (1)传染源:霍乱是人类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霍乱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经水传播常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也常经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都是易感的,但感染后并非人人都发病。

    (4)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多为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河两岸及水网地带;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2.身心状况

    (1)泻吐期: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胀感,个别可有阵发性绞痛。排便后一般有腹部轻快感。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为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

    (2)脱水虚脱期:由于严重的泻吐引起水及电解质丧失,可表现:①神态不安,表情恐慌或淡漠。眼窝深陷,声音嘶哑,口渴、唇舌极干、皮肤皱缩且弹性消失,指纹皱瘪,腹下陷呈舟状,体表温度下降;②循环衰竭:中度或重度脱水,极度软弱无力,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速,心音弱且心率快。严重者脉搏消失、血压不能测出、呼吸浅促、皮肤口唇黏膜发绀;③电解质平衡紊乱:缺钠可引起肌肉痉挛(以腓肠肌及腹直肌最常见)。缺钾可引起低钾综合征,表现为全身肌肉张力减低,甚至肌肉麻痹、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音减弱、心律不齐、心电图异常,缺钾还可引起肾脏损害。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大量丧失,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尿少及循环衰竭又可使酸中毒加重。严重酸中毒时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长、血压下降。

    (3)反应期及恢复期: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病人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以儿童为多,体温可升高至38~39℃,一般持续1~3日后可自行消退。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白细胞数达(10~30)×109/L,中性粒细胞增加,输液后钾低,钠、氯高。

    (2)尿检查:尿呈酸性,比重1.010~1.025,尿中出现蛋白、管型。

    (3)粪便检查:粪便直接涂片可见弧形排列呈“鱼群”样。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体液不足 与剧烈呕吐导致大量水分丢失有关。

    2.腹泻 与霍乱毒素导致肠黏膜过度分泌有关。

    3.恐惧 与病情发展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导致极度不适、实施严密隔离有关。

    4.活动无耐力 与频繁泻吐导致丢失大量物质有关。

    (四)护理措施

    1.严格隔离消毒

    发现疫情进行消化道隔离,立即上报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部门,泻吐物用20%漂白粉乳剂等浸泡,枕芯等用物,暴晒6小时。

    2.病情观察

    每1~2小时测1次生命体征,注意皮肤黏膜弹性,尿量改变。评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观察腹泻、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状。

    3.对症护理

    (1)补液护理: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严重者快速建立两条通道,根据脉搏血压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2)腹泻与呕吐护理:严格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呕吐时取头侧位,吐后漱口。加强臀部的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感染。呕吐物、排泄物消毒后弃去。

    (五)健康教育

    提倡喝开水,不吃生食或半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六)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②切断传播途径:对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分泌物、衣物均应严格消毒。消灭苍蝇,不吃生食或半生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③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保护率达50%~80%,维持时间半年。只能降低发病率,不能减少带菌率,流行区选用可减少急性病例,缩短流行过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