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共价键的极性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共价键的极性

    

    根据成键原子电负性的差异,共价键可分为非极性键(non-polar covanlent)和极性键(polar covanlent)。

    同种元素的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由于两个原子对共用电子对有相同的作用力,键轴方向上电荷的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这种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例如,H2、N2、O2、Cl2等双原子分子及金刚石、晶体硅中的共价键都是非极性键。

    当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大的原子,从而使键轴方向上出现正、负电荷重心,这种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例如,在HCl中,由于Cl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较强,共用电子对偏向于Cl,因此H—Cl键是极性键。

    共价键极性的大小可用键矩(bond moment)来衡量,键矩μ的定义式为

    μ=q·l

    式中的q为正、负两极的电荷量,l通常取两原子的核间距,即键长。μ的单位为C·m。键矩是矢量,其方向是从正极指向负极,用箭头“→”表示,其值可由实验测得。因为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02×10-19C,两原子的核间距数量级为×10-10m,因此键矩的数量级为×10-30C·m。通常就把3.33×10-33C·m作为键矩的单位,称为“德拜”,用D(Debye)表示,即1D=3.33×10-33C·m。如HCl键矩经测得μ=3.57×10-30C·m,由此计算出:

    相当于0.18元电荷(将q值除以1.602×10-19C的结果),即δ=0.18元电荷:

    也就是说,H—Cl键具有18%的离子性。

    不难理解,成键两原子的电负性差越大,键矩就越大,共价键的极性就越大。当电负性差值大到一定程度,成键电子对几乎完全偏向电负性大的一方,使其成为负离子,另一方成为正离子,此时共价键已变成离子键。因此,随着成键元素电负性差值减小,化学键可以由离子键通过极性共价键向非极性共价键过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