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准扶贫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下称《纲要》)的颁布实施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序幕。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要思想的背景,理解其内涵,才能扫除障碍,行动起来,推进新一轮扶贫工作向前迈进。

    (一)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分析

    1.国际格局的新变化对中国减贫的影响

    全球发展的新格局会对世界和中国的贫困产生影响。全球化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其中,中低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最大。要注意这种变化对贫困和减贫问题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之一。国家角色定位的新变化,内部发展的新需求和国际社会的新期待,决定了我国将出台更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贫困问题的解决、弱势群体怎样分享经济成果等都是政策制定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2.小康目标建设要求扶贫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五位一体”的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要求我们在解决贫困问题时,必须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去认识。目前,西部大部分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以及在新的扶贫标准下的1.2亿贫困人口,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新确定的包括武陵山片区在内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为4191元,仅为全国水平的60%。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这些地区仍是未来扶贫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升级对扶贫的新挑战

    当前中国扶贫工作之所以进入关键期,在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了结构性变化与升级,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景观,而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扶贫挑战:减贫的形势仍然严峻,面对贫困的脆弱性仍普遍存在,消除剩余的贫困变得更加艰难,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重组与贫困人口转移带来了新的挑战。

    4.传统扶贫体系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5号文件),明确要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2014年6月,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贯彻落实25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迫切需要对扶贫体制机制创新进行前瞻性研究和探索。这说明,向社会扶贫体系转变是必然趋势和要求,多元参与的扶贫格局逐渐形成,有必要构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社会扶贫新机制,打破政府包办扶贫的格局,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1.精准扶贫的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子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由于全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具体的贫困人口、贫困户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盲点,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没有得到帮扶。在帮扶当中精准扶贫不够,并不是指所有的贫困户都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帮扶,而是指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比较薄弱,对相当一部分的贫困户存在着帮扶不力的问题。

    针对帮扶不力这一严峻问题,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对“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诠释极多。湖南扶贫办主任王志群同志的理解是:精准扶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扶贫方式的一次重大转变,“扶真贫、真扶贫”是题中应有之义,其核心是加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理解是准确的,把握了其要义。湖南曾是精准扶贫思路的探路者之一,早在2011年7月,时任省长徐守盛在湘西保靖县调研时就提出了“精细化扶贫”,杜家毫省长2012年12月又提出“加强分类指导,实施精准扶贫”,说明湖南已经对精准扶贫有所思考,有所心得,有所准备。

    2.精准扶贫的指向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精准扶贫”指示之后,紧接着强调要做实三件事: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并交待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解决一件件现实问题,探索可复制的经验。2014年5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同志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向农牧区、边境地区、特困人群倾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扶贫方向和路径已十分明确具体。

    3.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

    为了落实习总书记指示,2013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3〕25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一是精准识别。要把谁是贫困人口通过一个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完成,制定一个贫困人口识别的办法和标准。二是精准帮扶。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以后,我们针对其贫困情况确定责任人和帮扶的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三是精准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将贫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这个系统当中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的信息真实、可靠。

    4.精准扶贫的协调机制

    要建立五大协调机制:一是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三是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五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扶贫开发制度。

    5.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

    以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为主战场,做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就业促进、生态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整合力量、明确责任、明确目标,组织实施扶贫开发10项工作: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