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交往行为理论》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交往行为理论》

    超解:一本为了能正确商谈的手册

    概述:哈贝马斯的代表作。他主张为了防止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蚀,人类有必要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商谈。此书于1981年出版发行。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

    德国哲学家。批判现代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主张通过商谈达成一致的交往理性,并指出其重要性。作为“商谈伦理思想”的鼻祖,他奠定了现代公共哲学的基础。

    哈贝马斯是现代德国哲学家,至今仍然十分活跃。他一贯很重视“展开性的讨论”。

    一直到近代为止的哲学思想,都一味追求着人的理性是多么的美好。为了让社会繁荣发展,人们一直都在使用理性。这种情况下的理性,是为了实现目的的工具,即“工具理性”。然而,如此这般尝试的结果却导致了很多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贫困……

    为什么如此美好的理性,却招致了如此愚蠢的后果呢?

    原因是理性已经沦为达到目的的工具。当人抱有某种目的时,就会竭力去说服对方。说服对方的目的无非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如果对方不听从自己,那么就算使用暴力也要达成目的。这是诞生失败的机制。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理性。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论”这一方案。他呼吁,人不要为了使用理性而去说服对方,而是始终以一种倾听的态度去听对方所说的话,并且与对方在某个方面产生共鸣。

    当人想与对方一起做某事时,必定需要双方进行讨论。这时,如果不尊重对方的立场,交往就无法完成。社会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人的集合体。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倾听的态度。以这种理论作为基础的交往行为与战争行为不同,它并不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命令或欺骗对方,并且通过武力来干涉对方做出的决定。这终究是一种在提出“妥当要求”的基础上想法,并设法让对方信服自己的行为。

    在这里所说的正当的宣称,指的是:第一,自己表明真理。第二,自己遵守规则。第三,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坦诚叙述。只有提出自己的正当的宣称,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实践商谈。

    实践商谈需要全体当事人参与。在规范的正当性回复之前,将规范放到假设的位置上。然后大家再次提出正当的宣称并各抒己见,一致承认能使规范更好地回复的根据。

    哈贝马斯认为,要使这个过程具有有效性,需要设立三个原则。第一,参与商谈的全体人员使用同一种自然语言。第二,参与者要相信真正的事实,并且只叙述和拥护自己所相信的事实。第三,所有参与者的立场必须对等。

    这种交往行为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促进了互相了解并且有着共同兴趣的公民以对等的立场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见解。通过讨论,双方的观点有可能会发生改变,这一点很重要。

    由系统催生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哈贝马斯运用交往行为来展开针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在他看来,世界有“系统”和“生活”两个方面。他曾说:“我所说的社会,希望能够被人们认为是有‘系统’和‘生活’两个方面的社会。”也就是说,社会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现代国家机制组成。在那里,人们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进行战略性行为,并以此相互联结起来。这就是社会系统的一面。与此同时,社会又是由人们进行意识交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交往的形式构成。人们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流,并以此相互联结在一起。这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面。现代社会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家,或是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国家行政机制这种部分的系统和其下级系统形成越来越复杂的内部构造独立的社会领域这一问题。

    在这样的系统里,人们会变得带着一定合理的目的进行战略性行为。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下述情况:来自交往和商谈而形成的生活世界在生产过程受到侵蚀,作为文化再生产和社会统一资源的纽带,以及作为实现个人社会化的资源的自我存在的强度都将会被剥夺。

    哈贝马斯将这种情况称为“系统社会导致的生活世界殖民化”。倒不如说,经济体制与国家机制如果不去保护生活世界中诸多资源的再生产过程,它们将无法继续存在下去。因此,为了保护这种再生产过程,我们只能对交往行为与正当的宣称进行讨论。

    哈贝马斯其他作品(本书推荐作品除外)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讲述作为为讨论而留出的空间,专注于公民社会的公共圈意义的作品。如果连同这部作品一并阅读的话,您将更加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哲学思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