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鹦鹉扑火的胆识与乌鸦反哺的真诚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鹦鹉扑火的胆识与乌鸦反哺的真诚

    鹦鹉扑火的胆识与乌鸦反哺的真诚

    知道朱正安是7年前的事。读到他一篇痛击奢靡之风、忧虑群众生活的酣畅淋漓的杂文,被他的沉沉责任感和切切忧患情所感染,被他敢说真话的豪气、维护原则的正气所震撼。就写杂文《傻瓜的傻文章》寄出登在报上倾泻了我的感动。那时我未见过正安,并不知道他的言谈举止相貌性格如何。7年后认识他,读了《反哺集》及其他作品,我窃笑,与原来料想的一样,果然是率直潇洒、真诚风趣、痴情文字、刚正质朴。

    一部由“感悟录”、“隔靴搔痒”、“山水和故人”三辑一百篇文章构成的《反哺集》,不论我们称其中的哪一部分为随笔、杂文、或是散文,我们其实都面对着浸透自由思想和人格表现的散文本体精神,难道精致的杂文和随笔就不在散文的范畴吗?没有程式外衣、贴近人性、大胆展示个人情思与独立品格,正安先生深得明代“公安派”“三袁”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之要旨,但又注重透视社会生活,走的是一条让正统散文由中心到边缘、非正统散文由边缘到中心,打破传统散文格局的随感、闲话、独语式的自由之路。

    衣食住行、草木山水、花鸟鱼虫、锅碗瓢盆汇聚笔端,挥洒成独到的思想感悟,是《反哺集》的第一道风景。生在江南水乡、长在贺兰山下的朱正安兼具江南之灵秀与朔方之犷达,刚柔并济。他的文章坚守自己的创作信念,无论大小事物、不管西体中式、不拘国事家事,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表现出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殷殷关注、切切感悟,篇篇可见思想的闪光。《狄更斯的“梯子”和我的路》悟出成就事业靠自立的道理;《街上流行皮夹克》悟出了保持个人风格的道理;《我爱无名山水》悟出了心静品高天地阔的道理;《马四的羊杂碎》悟出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区骂”何时休》悟出了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的道理……感悟出苦、感悟出涩、感悟出甜、感悟出乐、感悟出难;感悟出可笑、感悟出可悲、感悟出可叹、感悟出伤心;感悟出无限忧愁、感悟出无限希望。读者体味作者感悟的过程,就是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文环境的过程。这不是作者自谈自唱的过程,不是一味咀嚼的过程;是在敲响人们生活中不应喑哑的警钟,是在提醒人们在多种行为方式中尽量选择最得体的一种。正安在乎读者在想什么、在乎对读者的唤醒。

    知民心、抒民情、顺民意的百姓意识是《反哺集》的第二道风景。身居一定位置又要有百姓情怀,是既为政又为文者的难得选择,说着容易做着难。把自己摆进去,撕开外包装,写一些真心话真情境是需要勇气的。正如高嵩先生在《序》中所言,在中国“其四书,宦书也;其五经,宦经也;其二十四史,宦史也。”在宦海中沉浮,“把老百姓的眼睛当成社会的眼睛和历史的眼睛,这是古今中外民本思想的精华所在。”正安在《为官况味》中言及身在宦海最怕百姓的眼光,袒露的是良知和胆识。织关系网、上下逢源、敬上威下,乐此不疲者大有人在,正安却因无休止的应付深感苦不堪言;想当名人是许多人的愿望,正安在《不当名人》中却铮铮申言“不敢出名也不敢当名人”,他怕百姓的火眼金睛,怕“失去老百姓的信任”。行文不以领导的口气居高临下,立足点也是百姓角度,他把巴尔扎克的话记得很牢,“真正的政治医生应该治病治本”。政治之本是什么?老百姓的好恶!忧虑国计当先关注民生。站在民间立场上他审视社会,谈设奖检举、谈商品名称、谈纯文学与俗文学、谈凤城的空壳现象、谈打假的实质、谈华侨捐赠与国人的冷漠、谈数字与民族心理、谈坐公车……无不以百姓的心态、百姓的视角目光敏锐地去关照大千世界,敢用匕首和投枪批判现实的胆识篇篇可鉴,眷眷之心感人肺腑。甚至以《异苑·鹦鹉救火》中的鹦鹉自喻,“明知濡羽之水难以芥灭山火,却仍要‘飞而洒之’,”如此赤胆忠心的“濡羽扑火”者多起来,何愁山火不灭,何愁社会风气不能好转!

    刻骨铭心的亲缘之爱、溶入血源的乡梓之情、悲喜萦绕的师友之交的亲情珍藏是《反哺集》的第三道风景。毫无疑问,实验和创新的散文形态与写法,确有种种特质与尤长,但实际上是因为积淀了更多的实际和成功经验,形式底下流动的仍然是丰富的个人感情。《反哺集》在形式上是靠近传统散文的那一类文章,用质朴本色而又诚挚真切的语言,讲述了摇撼过情感与灵魂世界、珍藏在作者心底的人和事。关注国计民生社会兴衰在市场经济中扬帆弄潮的文人张贤亮,手把手教他走上文学之路的严师李震杰和哈宽贵,远走他乡在电话里给未曾谋面的儿子突兀地说“谢谢”的父亲,传统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奶奶,饱经风霜历经艰辛乐观面对生活的母亲,默默无闻坎坷一生的伯母,为一个错误时代祭奠青春的无数知青,贫贱不移其志的工人画家姜风,有过芥蒂离别时却送来开水脸盆茶叶的邻居……蒙太奇般走进我们的视野。作家久郁于心底的对人的至性至情的关爱,钩沉曲折命运、历述家乡蜕变、状写风雨人生、追忆悲喜情境,尤其对第二故乡宁夏的赤子之爱,给人以情感的强烈冲撞。使人返观和品味逝去的岁月,珍惜生命深处那一份真情,谁能不被正安“雏鸦幼时受哺于母鸦六十日,长大后又哺母鸦六十日”知恩图报的真诚品格所感染?

    另外,在游记中不简单复制景点的文化色彩,借景阐发个人的沧桑感和人文关怀,也是《反哺集》的一道风景。

    我有一种感觉,正安受明清小说影响很大,现代散文语言的跳跃、灵巧和雅致受到了白话小说语言诙谐、幽默、风趣、直白的挤压,语言的张力略显不足,但这对《反哺集》要表现敢说真话的胆识和知恩图报的真诚来说,也许不是坏事。

    2001.8.1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