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稿网!

司法和执法

范文之家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司法和执法

    8.1.3 立法、司法和执法

    1.立法

    (1)立法组织

    享有立法权的组织是立法组织。在我国,国务院、全国和各地人大是立法组织。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组织。

    (2)立法程序

    目前,我国法律的制度程序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

    ①法律方案的提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议案。

    ②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事日程的法律草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

    ③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是立法机关以法定多数人对法律草案表示最终的赞同,从而使法律草案成为法律。

    ④法律的公布:法律的公布是指立法机关将已经通过的法律以一定的实施予以公布,以便全社会遵守执行。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3)立法权等级

    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权力。在我国,根据享有立法权主体和形式的不同,立法权可划分为:国家立法权、地方立法权、行政立法权。立法权有级别之分,不同级别立法的内容,立法的主体及其所立法律的适用范围也不同。

    ①国家立法权

    国家立法权是由一定的中央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用以调整基本的、带全局性的社会关系,在立法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最高立法权。

    国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

    ②地方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是由有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立法权。

    地方立法权的立法主体一般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较大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另外还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③行政立法权

    行政立法权是源于宪法、由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低于国家立法权的一种独立的立法权,包括中央行政立法权和地方行政立法权。

    行政立法权的立法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2.司法

    (1)司法组织

    司法组织是对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和评判的组织。我国的司法组织主要包括以下两大系统:

    ①人民法院,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②人民检察院,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

    (2)司法机关的职能和组成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全国法院系统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①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②专门法院。包括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等。

    ③地方人民法院。其又分为三级:

    a.高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设高级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c.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

    3.执法

    执行法律的机关或组织是执法组织。我国的执法组织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安全部、工商行政管理局、税务局等。不同的执法组织在不同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

    (1)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2)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诉讼,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3)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4)国家安全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